血糖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并发症!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和发病率的逐渐升高,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病和癌症后的第三位“健康杀手”,相当于在我们当中每10个人里面至少有1~2个人有糖尿病。
一般来说,当机体某一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常会暴露一些蛛丝马迹,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出糖尿病并发症蛛丝马迹呢?
五种常见的并发症
一、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正常人往往活动时心跳比休息时快、白天比夜间快。而某些糖尿病患者则表现为休息状态下心跳过快,并且白天与夜间的心率变化不大。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身体内的代谢异常,常常伴随高脂血症的发生,他们较正常人群更易患血管疾病,比如说心脑血管疾病。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或眼前黑影时,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是老花眼,这很可能是长期血糖高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所致。由于糖尿病患者有时并不知道自己看东西不清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往往发展到了末期,眼底损害已经严重影响视力才懊悔不已。
三、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生很隐匿,不容易被察觉。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尿液泡沫增多、夜尿增加,眼睑及双下肢水肿的现象,一定要重视起来,这往往提示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
四、糖尿病足病
糖尿病病程比较长的患者,经常出现腿脚反复破溃、感染,愈合不良,甚至截肢。这其实是持续的高血糖破坏了远端肢体神经,使机体感觉不到来自脚的疼痛感,不自觉地发生磕碰;同时,高血糖也破坏了局部血管功能,使血液不能很好的到达足部,修复受损的组织。在血管和神经受损的共同作用下,糖友产生各种各样的足部溃烂的现象。
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这是因为持续的高血糖损害神经所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有四肢麻木、刺痛感、灼热感,有时局部感觉迟钝,有时像戴了手套、袜套一样“隔靴搔痒”感,或者感觉有蚂蚁在身上爬来爬去,很痒。
CBG
如何早期发现
一、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有无出现心慌、胸闷、胸痛、一侧肢体乏力、说话突然结巴、走路后下肢疼痛加重等异常。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一旦自觉视物模糊或者眼部不适,往往已经错失治疗最佳时机,早期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所以眼底检查就可以看出眼底微血管的变化。
三、糖尿病肾病
留取尿液标本,做尿常规化验、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等检查,以筛查糖尿病肾病,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期以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
虽然尿毒症着实可怕,但第1-2期的糖尿病肾病是有机会逆转的,这说明,早期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四、糖尿病足病
下肢体位试验:糖尿病足患者抬高下肢30-60秒钟后,可见脚部皮肤明显变苍白,肢体下垂后可见中部呈紫红色。如果静脉充盈时间即脚部皮肤由苍白转红润的时间,超过15秒,说明该下肢供血明显不足。
日常每天自医院就诊,检查双脚有无局部明显胼胝、鸡眼或皮肤干裂;观察腿脚皮肤颜色、温度,触摸足背动脉博动;行足底压力试验、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来了解神经有无损害,是否有发生足溃疡的可能。
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平时也应注意自己有无四肢麻木、感觉异常,如有上述症状,应注意是否发生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CBG如何防控并发症
1)得了糖尿病,越早控制越好,早期控制比不控制获益大得多。
2)初诊患者可以使用胰岛素。与口服药相比,早期用胰岛素,降糖效果更明显。胰岛素是降糖最明确、最快的办法。
3)糖尿病可引起心肌炎症和冠心病,患者须定期查心电图。
4)除了血糖要达标,血压和血脂也要达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更容易导致失明。建议患者减少高脂饮食,加强运动。
5)早期糖尿病为了防止视网膜病变,每年都应检查一次眼底。眼底病变发展到Ⅱ、Ⅲ期时,应每3至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
6)预防肾脏并发症,建议患者应严格遵循低盐饮食,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还要保证充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须经常查尿常规或微量白蛋白尿,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复查。
7)患者要爱护双脚,穿舒适透气性好的袜子和宽松的鞋,用流动的水洗脚而不能泡脚,防止霉菌进入裂口造成感染。
三甲结语:作为医生,能够主动科普健康知识,去忠告所有人避免悲剧,这是极大的善举!这也是三甲传真坚持至今的初心,希望能够去帮助更多的人。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小郎中成长记即中医少年班,是在杨军伟教授倡导下成立的公益课程。希望社会各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组织、各类型企业和企业家、社会团体、有专业特长的医学药学国学志士能够热心公益,不胜感激!有建议意见您可以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b/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