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小儿弱视最好9岁前治疗
有专家指出,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是密切相关的,年龄愈小治疗效果越好,在8~9岁之前效果最佳;相反,如果错过治疗时机,治疗难以奏效。超过12岁,治疗效果很差。所以弱视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弱视,是小儿眼球发育关键期缺乏足够的视觉刺激,使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形成弱视。医院眼科检查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能达到0.8以上者,则视作弱视。
由于双眼(或单眼)视力下降,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和精细的立体视觉,如不及时治疗,视觉细胞和神经会衰退而视力永久低下,立体视觉模糊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方位远近,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生活质量。所以,家里小孩出现一些早期症状,医院进行屈光检查、眼底检查。
比如,孩子看东西是不是喜欢眯着眼睛,或者斜着眼睛看东西?行动是否比同龄人迟缓一些?平时正常走路时,有没有出现突然摔跤的情况?有没有经常觉得眼酸胀、眼模糊,甚至景物晃动?如果有这些情况,医院做专业检查,如果条件允许,每半年做一次视力检查。
如果确诊患有弱视,越早治疗疗效越好。弱视按矫正视力程度,可分为轻度弱视(0.6~0.8)、中度弱视(0.2~0.5)、重度弱视(小于0.1)。大多数患儿经过综合治疗训练,视力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关键是儿童眼部尚在发育阶段也坚持治疗。治疗弱视一般在8、9岁之前效果最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而且要坚持疗程治疗,一直到稳定为止,不可断断续续。
此外,患儿视觉未成熟之前,弱视治疗会有反复,所以治疗后也要坚持随访,治疗期间前6个月每月复查一次,以后每3个月至半年一次,一般至少坚持3年。
二.近视度以上的,这6条常识务必知道
近视度以上的叫做高度近视,有些人对高度近视不以为然,不就是度数高点嘛,也不明白高度近视的危害。这6条尝试,送给高度近视朋友。
1、高度近视者眼睛被拉长了
通常,近视度数越高的话,眼球就会被(拉)得越长。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球会前后径变长,就像乒乓球被拉成了鸡蛋的形状一样。(想想都可怕有木有)
所以,这就导致光线不能准确地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造成我们看东西模糊的情况。
2、高度近视跟遗传有关
遗传因素基在高度近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近视眼不是单纯的遗传病,它会受到多种基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如果高度近视的父母们早有保护孩子视力的计划,那么想得高度近视也是不容易的;就算你不是高度近视眼,但是你的下一代也有可能会得高度近视。
3、高度近视尽量别剧烈运动
如果你是高度近视的话就应要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对眼球和头部有直接冲击力或明显震荡的活动。跳水又或者是蹦极、拳击、跳高、甚至是游乐园里一些剧烈摇晃的游戏等等~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一些运动的话,基本上是可以进行的。
4、高度近视的人,更容易发生眼底病变
高度近视的人更容易眼底视网膜病变,这些病变还有可能致盲!有些可以通过及时进行激光或手术来防治,有些却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视力可能会变得很差,戴眼镜也不管用。
5、高度近视者适合戴非球面的、高折射率的薄镜片
高度数的近视眼镜,镜片较厚较重,视物变形也较明显,戴上容易出现头晕等不舒服。一般建议使用非球面的、高折射率的薄镜片。
6、高度近视眼戴隐形眼镜视觉效果更好,但不要长期戴
比起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是紧贴眼球的,在光学上不会造成框架眼镜那样的视觉偏差,视觉效果好很多,对高度近视者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但也不适宜长期佩戴)。
三.关于散光和其他几个近视误区,你必须知道!
散光度数会加深吗?
答:散光是进入眼球的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成为一点,而产生双影的现象;近视是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而导致影像模糊。一般来说,散光度数不太会增加。
散光(乱视)与角膜的弧度有关,是眼睛一种屈光异常的状况。由于眼球前面(角膜部分)呈椭圆形,光线经过眼球屈折(折射)后,水平光线和垂直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多个焦点(正常的焦点只有一个)而产生双重影像。
不像近视,大部分人的散光不会持续加深,就算加深也不会太多,除非有先天性圆锥角膜的疾病(随着年纪,散光度数会慢慢增加到~度以上)。如果散光度数~度,而且还在持续增加,就需要请医生检查,注意是不是有圆锥角膜的毛病,否则恶化时可能需要移植角膜。
近视的成因是因为眼球增长增大,光线经过眼球屈折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正常是聚焦在视网膜上面),所以影像不清楚。
近视的有哪几种?
答:两种。一种是“屈光性近视”,另外一种是“轴性近视”,大部分近视者属于“轴性近视”。
“轴性近视”是因为眼轴过长,使得远方物体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所造成。有80%的近视人口都属于这一种。孩童近视后度数会一直加深,原因就在于眼轴越拉越长。
“屈光性近视”的肇因不是眼轴过长,而是当眼球在观看远方物体时,因为眼角膜及水晶体的曲折率比正常人高,导致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而不是视网膜上,因此无法看清楚东西。
假性近视为何会弄假成真?
所谓的”假性近视”,就是一种轻度的“屈光性近视”。这是因为睫状肌过度用力使得水晶体变厚,光线曲折过多,看远方物体时焦点会落在视网膜前面。检查时,医生会点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剂)来放松睫状肌,如果水晶体恢复原来较薄的厚度,变成没有近视的状态,就是假性近视。
多数医师认为,屈光性近视是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长期呈现紧张状态。长期下来,我们的身体为了配合这种工作情况,眼轴干脆增长,就不用一直用力,于是眼轴就会越拉越长,变成真正的“轴性近视”了。
角膜眼角膜不是指眼睛角落的膜,而是我们俗称的“黑仁”(黑眼珠)。其实,眼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因为里头较暗,所以远看就变成深黑色,但近看时可以透视到里面的褐色虹彩。西方人的眼珠会呈现出淡蓝色、淡绿色,就是因为角膜后面的虹彩色素较淡,但他们的角膜同样也是无色透明的。
眯眼睛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吗?
答:有可能,保护视力要以“轻松”看清楚为原则
每个人大概都有眯着眼睛看东西的经验,稍微眯一下眼睛就会看得比较清楚。然而,这种行为却可能隐含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的情况,家长若发现孩子经常眯着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可能有度数问题,要尽早带孩子做视力检查。
眯着眼睛看东西,就像是照相机把光圈缩小的道理,透过小洞观看,影像会较清楚。只是长时间眯眼用力看东西,眼睛的睫状肌会过度收缩,可能导致近视度数增加。动物实验也发现,若将猴子的眼皮缝小,缩小它的视野,一段时间后也会诱发近视。所以一发现孩子有眯眼看东西的习惯,必须尽快检查是否近视,或是眼镜度数不够,建议以轻松就可以看清楚为原则。
什么是假性近视?
答:因为睫状肌过度紧张引发的视力模糊,一般在散瞳检查后会发现没有近视,因此称为假性近视。
近视大部分是因为眼轴(眼球前后径)增长太快,使得影像无法准确投射到视网膜上,就像照相机“对焦不准”,让远方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
是不是一戴上眼镜,以后就再也没有办法摘下来了?
答:是的,只要确认近视就再也回不去没近视的状态了。但并不是戴眼镜造成度数增加,而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度数会一直加深,对眼镜会更加依赖。
有些家长不让小孩配戴近视眼镜,是因为听说一戴眼镜就要戴一辈子,而错以为戴上眼镜反而让度数增加了。事实上,儿童一旦近视后,如果不加控制,度数每年会增加度(青少年是每年50度),今年度,过了一年变成度,这时如果不戴眼镜,看中远距离就会很吃力,所以经常会眯着眼才看得清楚。而长期眯眼的结果,度数可能增加得更快,最后不配眼镜已经看不到黑板的字,也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等配了眼镜后再经一年,度数又增加了度,就像这样,度数一年比一年深,必须更依赖眼镜来看清楚东西,眼镜更拿不下来了。
所以,眼镜需要的时候还是要佩戴,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度数增加的速度。这样做,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省下每年换镜片的费用,让你有余裕考虑帮孩子换功能多一点的镜片(如变色镜片),或多准备一副太阳眼镜;而更长远的好处,则是降低孩子日后成为高度近视的概率。
四.叶黄素可以保护视力真的可信吗?
叶黄素(Lutein)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蔬果中的类胡萝卜素,是一个很好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细胞避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叶黄素存在于人体的眼睛、皮肤、血清、子宫颈、脑部、心脏及胸部等部位,尤其对眼睛特别重要,是视网膜、白内障最重要的营养素。
眼睛是人体中最容易被光伤害的器官。进入眼睛的光线,蓝光部分需要被叶黄素吸收。此外,光线产生的自由基,也可以被叶黄素所清除。吃了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或者叶黄素补充剂之后,血液中的叶黄素浓度会升高,而视网膜黄斑上的叶黄素也会增加,从而减少“老年性黄斑退化”的几率。
叶黄素对眼睛的6大功效1、保护视网膜、确保视觉清晰
叶黄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能避免视网膜在吸收光线的时候受到氧化伤害;并可保护眼睛的微血管,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2、增进视力
叶黄素是个很高浓厚的抗氧化剂,可帮忙滤掉蓝光,降低色差,使视力更精准。
3、预防青光眼
叶黄素可降低眼球蛋白的氧化强度,摄取量越大,青光眼发病率就越低。
4、延缓白内障的发生
叶黄素是唯一存在水晶体的类胡萝卜素,可以增进水晶体的抗氧化能力,抵抗阳光与自由基的伤害,延缓或防止白内障的发生。
5、预防高度近视后遗症
高度近视容易产生视网膜剥离、积水、飞蚊症等,甚至导致永久性的失明,补充足够叶黄素能让眼睛有足够的营养,可降低病变发生。
6、降低黄斑部退化、病变
黄斑部病变是造成老年人失明的主因。经试验证明,叶黄素可以帮助老年退化性黄斑症病患改善视力。
叶黄素的其它功效1、抗氧化
叶黄素可以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活性,阻止活性氧自由基对正常细胞的破坏。其次,叶黄素还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保护机体免受伤害,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2、抗癌作用
叶黄素对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皮肤癌等。在膳食中摄人叶黄素不仅能抑制肿癌甚至可以起到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
赞赏
长按武汉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y/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