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709994.html疫情期间,60岁的李大爷追剧集,右眼视力突降,并出现看东西变形的症状,怀疑是看电视把眼睛看坏了,因为疫情原因一直在家观察。疫情缓解后,医院进行检查。
患者男,60岁,因”右眼视物下降并伴变形1月余“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自述口服药物控制可,未规律检测血压。
查体:Vod:0.12,os:0.8
我们可以看到视网膜颞上大片出血,黄斑水肿,因此作出诊断右眼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因患者要求保守治疗,予口服相关对症支持药物,并检测血压波动情况。
半月后复诊,患者视网膜出血稍吸收,但水肿范围扩大,建议抗新生血管(抗VEGF)治疗。于是患者接受了第一次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雷珠单抗),术后复查眼底如下。
视网膜出血明显减少,黄斑区水肿减轻,可见散在硬性渗出,并且患者视力已上升至0.6,因此建议继续抗新生血管治疗(第二针)。
第2次抗新生血管治疗术后,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视力上升至0.8,建议继续抗新生血管治疗(第三针)。
第3次抗新生血管治疗术后,患者视网膜出血已完全吸收,视力上升至1.0,继续随访观察。
1个月后患者再次复查,病情稳定,视力1.0。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视网膜血管异常。
◇常可导致患者视下降,严重时视力丧失、继发青光眼导致眼痛,头痛,极少数甚至需要面临眼球摘除的风险。
RVO最常发生于年龄为60岁至70岁的老年人群。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其次,是糖尿病和青光眼。因阻塞部位绝大多数在动静脉交叉处,推测为硬化的小动脉压迫共同鞘膜内的视网膜静脉,使静脉内的血流形成湍流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进而引起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小部分可因血管炎症等原因引起。
1,医生会询问病史,包括眼部病史和全身病史,以及目前用药情况
●病史:包括系统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凝血疾病、血栓性疾病、肺阻塞等。
●眼部病史:包括青光眼、其他眼科疾病、眼部注射、手术,如视网膜激光治疗、白内障手术、屈光手术。
2,眼科检查
●视力、眼压
●瞳孔检查用于评估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
●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仔细寻找细微、异常的虹膜新生血管。
●散瞳眼底检查:检查后极部、周边视网膜和玻璃体。
●黄斑部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0CT)成像技术评估。
●彩色眼底照相(colorfundusphotography)。
●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angiography,FA):FA常用于评估血管阻塞范围、缺血程度和黄斑水肿的类型(缺血型或非缺血型)。其还可以定位微血管瘤渗漏(leakingmicroaneurysms)、毛细血管无灌注(capillarydropout)区域、区分侧支血管,并增加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的有效性。
●眼部超声检查:可评估视网膜解剖学、玻璃体出血等状况。
●系统评估(全身评估):根据患者年龄和病史来决定,通常需内科医师会诊。因为一侧眼具有RVO的患者对侧眼也可能发生RVO,且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y/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