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眼睛突然看不见了,医生却说我是糖尿病


酒渣鼻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man/mipso_8733706.html

对于突然失明,有人说是白内障、青光眼导致的;有人说是花粉过敏;还有人说是强光照射或是极端天气导致的......

但是有一种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就是——糖尿病。

目前我国超过1亿人是“糖友”,在这些“糖友”里,有万左右的人会因为高血糖导致失明,原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糖网病发展到后期不可逆的程度,往往是因为前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糖网病是40岁至60岁人群中的首要致盲疾病。

当血糖处于稳态下,人体机能和细胞才会正常运转。糖尿病就是在血糖失控状态下,血糖升高,组织细胞长期浸泡在高糖中,首先遭殃的就是血管。

糖尿病会诱发血管病变,危及大血管(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足等)及微血管(眼睛、肾脏、神经等)的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对于它的界定范围也很苛刻。空腹超过7毫摩尔/升,餐后超过11毫摩尔/升就属于糖尿病的范围了。

除了糖网病之外,糖尿病还会引起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出血、外展神经麻痹等眼部疾病。

糖尿病使眼部微血管发生明显改变,好的血管坏了之后会长一些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在功能上不健全,通畅性欠缺,血管壁出血,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病程越长,长期血糖控制较差,发生糖网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15年病程会有40%的人眼底有问题,25年病程则有70%的人眼底有问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有六级,每增加一级,病情就会严重一层。

1级是眼底出现了微小的血管瘤,对人们的眼睛伤害不大,患者的视力也是正常的;

2级是在一级的基础上出现硬性的渗出,会在眼底留下细小的斑痕,这些斑痕是消除不了的;

3级就是在硬性渗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软性渗出;

4到6级的时候就会影响患者的视力了,出现视力障碍。

4级眼底有新生血管或有玻璃体出血,进入视网膜病变快速发展期;

5级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值;

6级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值,并发视网膜脱离。

1级2级3级4级5级6级

糖网病1级2级,控制好血糖,就能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糖网病3级,控制血糖的同时,要做眼底干预。

糖网病5级6级可手术干预,但治疗效果差,因此糖网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如何了解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眼底筛查

2型糖尿病:确诊后应立即做眼底检查,如情况正常,建议每年检查一次眼底;若出现2级3级病变,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眼底。

1型糖尿病:确诊后应立即做眼底检查,如情况正常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对于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建议1至2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影响糖网病的危险因素

①高血糖:控制血糖是预防糖网病的基础;

注:糖尿病患者降糖速度不宜太快,要逐步降糖,使身体有耐受性,避免血糖突然过低导致机体产生不适,血糖波动大比持续高血糖危害更大。

②高血脂:胆固醇高,会对血管内皮造成伤害;甘油三酯高,产生胰岛素抵抗,促使血糖升高;

③高血压:高血压本身会引起血管的变化,从而引起眼底病变。

糖网病症状有哪些?

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在早期没有自觉性症状,一般会在后期会比较明显,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在后期会表现为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的网脱现象,严重还会导致视力的丧失。

视物变形

随着眼部病变的不断发展,患者的视网膜水肿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出现光散射的状况,容易导致患者的眼前出现闪光感或者是黄斑水肿的状况,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累积到中心凹,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物变形现象。

视线模糊

会出现飞蚊症的情况,并且还会伴随有视力模糊、黑点、浮动的斑点、读书或者开车时看不清中央的东西,分不清颜色,严重者甚至会失明。

糖尿病人日常应如何保养?

饮食篇

饮食原则:低热量、低脂肪、控糖、控油、控制总热量

关于肉类:

①首选鱼虾等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

②挑选牛羊肉的原则是宜瘦不宜肥。

关于豆制品:

①不选经过油炸加工的豆制品;

②选择加工少的白豆腐。

关于主食:

①不选升糖快的粥,以及油条等油炸食品;

②适合用土豆、玉米、山药、芋头代替精米和精面;

③选择膳食纤维多的魔芋丝代替淀粉含量高的粉丝。

关于饮料:

不建议喝饮料和鲜榨果汁,适宜白开水或淡茶水。

关于水果:

①不宜饭后立即吃水果,建议两餐之间吃,可以防止低血糖;

②选择升糖指数低的水果,如柚子,不宜选择香蕉、芒果、火龙果等。

生活篇

①戒烟限酒、心态平衡、保持充足睡眠;

②若身体允许,每天至少30分钟有氧运动,每周保持5天;

③保持合理体重,不过胖也不过瘦;

④定时监测血糖指数,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糖尿病人注重日常保养、稳定血糖、定期查眼底,就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远离糖网病导致的失明。

欢迎转载,转发请注明来处

智领健康,智慧未来,一起走进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hb/105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