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世界高医院专家为您解


北京最佳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8810613.html

医院,不简单丨

积累知识就是为家人储备健康

高血压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因此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患者的自我感觉症状常常与血压的高低并不一致,许多患者在血压水平很高时也没有不适的感觉。如果血压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常会出现症状。血压增高本身相对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后颈部发紧等。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将每年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关于高血压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高血压病

很多人觉得自己高血压了,就是得了高血压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血压的标准定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但并不能与“高血压病”等同。

“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误区二:高血压=一定需要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措施是治疗高血压、高血压病、临界性高血压的首选基础疗法,目前的研究表明,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有:

1.控制体重;

2.限盐,油腻的摄入;

3.戒烟,戒酒;

4.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5.合理的有氧运动。

误区三:凡能降低血压的药=理想药

降压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也不能作为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在降压的同时,不影响身体各项技能,能够保护“靶器官”,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

不合理的用药反而能对人体各项技能造成不可逆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根据临床表现合理选择降压药。

误区四:降压越快、越低=越好、越安全

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一些急症状况,均不需要输液治疗,即使血压水平很高。如果血压在短期内迅速升高,伴随头疼、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

有些疾病需要静脉输液快速降压,如果是急性脑血管病,即使血压达到mmHg,也不要立即把血压降下来,快速降低血压反而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如果血压在一段时间内显著升高,伴随轻度头疼头晕,不一定要静脉输液。降压治疗并不是血压降得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不同疾病降压的速度和幅度要求不一样,万万不可盲目快速降压

误区五:降压药频繁更换

许多患者都会有此误区:一种药物吃几天血压没降下来就应该换了。每种降压药物都有起效时间和达到最大疗效的时间,更换药物或增加药物时,至少要观察血压2周。频繁更换药物无法观察确切的疗效,同时致使血压波动性增大,血压控制不好又影响心情,导致恶性循环。

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大概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心、脑、肾、主动脉及眼部的并发症。在脑部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出血、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在心脏高血压可以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高血压还可以引起肾功能的不全。在眼睛高血压可以引起视网膜的病变、高血压眼底的病变等。高血压还可以引起主动脉的夹层或者是主动脉瘤。

所以,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积极的控制血压,避免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我院内一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高血压已取得良好的成效,通过中药,中护,中医理疗的等多种治疗方式使得控制血压事半功倍。内一科全体医护人员欢迎广大社会各界朋友前来咨询,交流。

方东晖

主治医师

内一科副主任,2年7月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院心内科进修1年。

专业擅长: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的诊断及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

专著《内科学》。论文《冠脉造影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分析》、《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消化道大出血1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等。参与招远市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调研成果获二等奖。发明专利两项。数次获得招远市先进个人。

供稿:邱书斌

编辑:王舒瑶

推荐阅读

5月22日,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前来坐诊!

5月30日,康复医学专家前来坐诊!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l/102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