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还好好的,现在只能勉强看到一点点光,并且眼前还有黑影遮挡。”一个多月前,医院眼外伤专科诊室里,78岁的杨爷爷(化名)诉说着自己的病情。“我没摔跤,没碰撞到眼睛,怎么就这样了呢?”看着心急如焚的杨爷爷,医院眼外伤科主任朱俊东主任医师边安抚其激动的情绪,一边为他进行了详细的眼底检查,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杨爷爷右侧额头及上眼皮有不同程度的丘疹、水泡,右眼眼底视网膜存在大片坏死病灶、玻璃体混浊并有明显炎症反应,被诊断为右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病因竟是免疫力下降感染的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视网膜坏死,并且通过房水检测确定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医院眼外伤科主任朱俊东主任医师解释,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是一种由病毒感染(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视网膜疾病,典型表现为视网膜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视网膜血管炎、中度以上的玻璃体混浊及后期发生的视网膜脱离。医院眼外伤科主任医师龚凌博士表示,ARN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经过对杨爷爷检查结果的分析比对,龚凌博士决定通过玻璃体腔注药,将抗炎药物直接注射至玻璃体内,“这种治疗方式的优势在于,药物能够更快更精准到达病灶,能较好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炎症,减少双眼发病可能性,有效降低药物的全身性副作用。”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杨爷爷视力明显提高,视网膜坏死病灶完全消失,房水检测确定病毒的拷贝数降低到不致病的数量级,没有并发视网膜脱离。龚凌博士表示,随着炎症的进一步控制,杨爷爷的视力还有恢复和提升空间。医院眼外伤科主任医师龚凌博士提醒,患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早期与虹睫炎类似,很容易被误诊,从而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因此,早期的正确诊断是治疗ARN的关键,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和(或)视盘新生血管膜形成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失明。针对ARN的预防,医院眼外伤科主任朱俊东主任医师指出,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ARN的发生,一旦身体免疫力下降,就会诱发带状疱疹而发病,“该病症发病急,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一旦确诊,及时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病毒、抗凝及抗炎等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并预防另一只眼发生病变。“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眼红、畏光、眼痛、视力下降等异常变化,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害。”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曾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l/1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