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他的健康做了充足的准备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ertongzhuanlan/11815.html记者:张洵通讯员:孙冰倩
指导专家: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胜生主任
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的全生命周期。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特别是眼底病已成中国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眼疾。据统计,中国现有盲人超千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20%。在眼病致盲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白内障,达47%,其次是青光眼和眼底病。然而由于对老年性眼病的认识不足,多数老年人认为眼睛视力突然下降是由白内障导致的,总在等待白内障“成熟”之后才去治,白白错过了青光眼、糖尿病性眼病、老年性黄斑病变等眼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认识早治疗,是防治老年性眼病的重中之重。
白内障:拖延治疗将会诱发青光眼
很多老年人视力慢慢变模糊,总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而不予理会。对此,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马胜生表示,所谓白内障,是在衰老过程中,透明晶状体变性失去透明度,浑浊晶体就像不透明玻璃,阻挡视线,导致患者的视力逐渐下降,通常双眼发作。一般出现渐进性视力下降、视力模糊、夜间视力不佳、飞蚊症等不适症状,要警惕白内障找上门。另外,如果老花突然“不老花”了,也要警惕,这也是白内障的症状。
白内障发展过程中,晶状体混浊会不断吸水膨胀,体积增大,推虹膜前移,向前推挤眼内房水外流的结构前房角,导致房水外流受阻,出现房水蓄积,眼压升高,即青光眼急性发作。因此,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医院检查。马胜生表示,白内障早期没有特殊治疗方法,局部滴眼液和口服维生素可能会延缓白内障的发展,但往往需要手术干预。
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过去白内障的手术称为“囊外摘除术”,手术切口需要缝合3~6针。随着医学技术提高,现在的白内障手术主要采取超声乳化手术,这种方法手术切口缩小到1.8毫米到3毫米,手术切口不再需要缝合,安全性高,花费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糖网”:注重防范可避免失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患上糖尿病,而血糖一旦控制不佳,则会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就是其中一种。广州市红十字会眼科主任医师马胜生表示,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全身血管系统,尤其是小血管,视网膜血管是唯一可以直接观察的小血管。糖尿病可以引起,视网膜出血、视网膜渗出、视网膜血管阻塞,黄斑水肿,甚至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从而伤害视网膜功能,导致视力不可逆转的下降,直至失明。也正为此,糖网病和白内障、青光眼一道被称为三大致盲性眼病。
一般来说,糖网早期不会影响视功能,一旦糖尿病患者感到视力下降、眼前有黑色悬浮物、双眼视野缩窄、视物变形,眼底已经受到不可逆损伤,预后不佳。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警惕,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定期检查眼底。因此,马胜生提醒,患者在确诊患糖尿病时,就要全面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以后每年要复查一次,已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对早防、早治避免失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预防上,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从确诊糖尿病开始,就必须注意眼部疾病的发生,及时到眼科进行一次常规检查,以后每年进行一次复诊,发现早期病变及时给予治疗。
黄斑病变:专门破坏视力最敏感部位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为视网膜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是目前全世界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视力损害最主要的原因。多发生于45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马胜生表示说,老年性黄斑变性目前来说病因尚未确定,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障碍、中毒、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等有关,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
马胜生主任表示,黄斑区域是视力最敏感的部分。老年黄斑变性分为湿性和干性:前者在黄斑区域形成异常的新生血管膜,对视力的影响更快、更显著。
一般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病变对视力影响不大,通过研究目前早期通过控制全身疾病,避强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锌剂、叶黄素、玉米黄质等可起到视网膜组织营养剂的作用,进而可对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如果进一步发展会影响视力,且一部分为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l/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