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 http://m.39.net/pf/a_4613542.html眼二维超声扫查细节:
本人从事眼二维超声近20年,算见过一点病例,但一些历史原因,本人基本不说自己会做眼科超声。眼二维超声多切面、多方位扫查是常规,本人在此强调一些检查细节问题。
1,眼球的超声检查,忌压迫特别是青光眼,本人推荐:拿探头手的小拇指撑在患者鼻梁上,作为支点控制探头的高低,探头轻触眼球(可以定义为“志敏眼球超声扫查法”吗?本人用了20年也教了此手法最少16年,不知有没有人正式的介绍过此种手法);
2,为获得清晰的二维图像必要时建议间接扫查法,本人用过的方法如:挤更多的耦合剂、避孕套水囊、导声垫等;
3,偶需要闭眼转动眼球来识别占位的移动性,确定来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4,站立低头扫查法:很多患者闭眼不能配合或病情不能配合眼球转动,可选择站立低头90度,完全改变眼球的重力方向,检查确定球内占位的移动性及与球壁的关系;
5,儿童一般难以配合检查,常选择患儿熟睡时检查,手搓耦合剂变暖在轻抚患儿眼球的过程中探头迎上,也许只要合适的一秒你就能采到了信心百倍的依据,若你不懂细节5岁以前的孩子是唬不住的,只要是哭闹、抽泣等都不可能有满意的CDFI显示,万般无奈就只有麻醉……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为婴幼儿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居眼内恶性肿瘤的首位,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降低绝大部分发病于4岁前,10岁以上发病者很少。视网膜母细胞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单眼发病亦可双眼均发病。有遗传型与非遗传型之分,遗传型占35%~45%。
肿瘤发生于婴幼儿,故早期症状不明显,初诊以“白瞳症”及斜视居多。眼内期视网膜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的黄白色实性隆起,可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可因播散于玻璃体内的肿瘤团块造成玻璃体混浊、前房积脓和角膜后沉着。青光眼期可形成“牛眼”或巩膜葡萄肿。眼外期因肿瘤向球外生长致眼球突出。转移期肿瘤可经视神经向颅内或眶内扩展,或经淋巴管向附近淋巴结、软组织转移或经血循环向全身转移,最终导致死亡。
超声诊断要点:
1,玻璃体内实性病变,与球壁回声紧密相连,移动性差。
2,病变形态不规则,可为半球形、不规则形等,边界清晰。内回声强弱不均匀,在实体内可有囊性区,80%以上患者可见“钙斑”,且其后有声影。
3,可伴视网膜脱离,眼轴正常或稍长。
4,CDFI瘤体中可以发现红一蓝相伴行的血流信号,且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延续,频谱表现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的特征基本相同。
病例1(双侧)左眼
右眼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以上均为13年前的病例,工作站不理想,图像不是很漂亮,但应该不影响学习!)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要点总结:
4-5岁以前的孩子,白瞳孔或斜视就诊;球内占位与球壁紧密相连,移动性差,钙化,有血流。可单侧可双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x/1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