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变性是与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齐名,成为老年失明的三大元凶之一。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50岁以上老年人、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胆固醇血症人群都是老年黄斑变性的高发人群。
概念
黄斑是眼底视网膜特殊的结构,居于眼底光学中央区。
是人体不可或缺的正常眼底结构,主要负责发挥视力功能,负责我们的形觉、色觉和视觉,没有黄斑的世界一片黑暗。
黄斑是眼底视网膜视觉功能最重要的区域,虽然它只占眼底面积的5%都不到,但是90%以上的视功能都靠它。它是人眼视力最敏锐的地方,同时也是视网膜中最薄、最易受损的地方。
病因
A.遗传(家族病史)
B.各种炎症引起
C.老年人
D.吸烟
E.基因突变(异常)
F.心血管疾病
G.高血压
H.营养缺失(叶黄素、Omega-脂肪酸、绿叶蔬菜等)
I.紫外线
类型
干性(萎缩性)
湿性(新生血管性或渗出性)
90%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为干性。虽然只有10%的患者为湿性,但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引起的严重视力丧失中,有80%至90%来自于湿性。
干性黄斑变性可导致黄斑组织变薄,因为细胞消失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蓄积废物可能会在视网膜(眼球后部内表面的一层透明感光膜)内产生沉积,称为玻璃膜疣(黄色斑块)。在干性中,双眼可同时发病。干性黄斑变性者黄斑部组织变薄甚至消失,双眼可同时发生,黄斑部看不见明显的瘢痕、出血或液体渗漏。
湿性黄斑变性可由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引起。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在开始时始终为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在一些患者中,当黄斑下方的脉络膜(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的血管层)中长出异常血管并渗漏血液和液体(因此描述为“湿”)时,也会出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终视网膜下可形成瘢痕。湿性黄斑变性患者常一眼先发病,但最终常双眼发病。
症状
干性黄斑变性
对于干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缓慢且无痛。患者几乎没有或者没有症状,但当有症状时,通常双眼均会出现。物体可能看起来像被水洗掉色了一样,看不清细节,阅读可能变得更加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通常会形成中心盲点(暗点),并且有时可严重损害视力。大部分患者保留足够视力,可阅读和开车。
湿性黄斑变性
而对于湿性黄斑变性患者,若异常血管出血,常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并迅速进展。首发症状可能是部分中心视力模糊、呈波状或扭曲。视野外边缘的视力(周边视力)通常不受影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通常一次只发生在一只眼睛。在阅读或看电视时通常有困难。
预防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增强免疫力
补充叶黄素
定期眼底检查
治疗
干性黄斑变性目前尚没有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度病变的患者,目前认为不需进行治疗。戒烟可帮助降低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风险。
营养补充剂
控制血压、食物中增加富含Omega-脂肪酸的食物及绿叶蔬菜可能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中度至重度的干性黄斑变性患者及一眼湿性黄斑变性的患者,可以服用大量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一种)及锌剂,此外还可使用少量的铜剂。但是,β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可能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医院检查,并遵医嘱)
药物治疗及激光治疗
雷尼单抗、贝伐单抗、afilbercept或培加尼布等药物可用于眼内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减少新生血管的渗漏。上述药物每1~2个月注射一次,但仅部分人有效,约1/的患者可重获阅读视力。另一种方法是光动力治疗将一种特定的光敏物质自肘静脉注射入视网膜的新生血管,选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视网膜,即可封闭异常的血管,若新生血管不在黄斑区,可选择温热疗法在进一步造成损害前将其封闭。若新生血管不在黄斑区,可选择热激光疗法在进一步造成损害前将其封闭。有时可在眼内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对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很少做手术。
叶黄素
叶黄素(Lutein)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六百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属于光合色素,分子式为C40H56O2。
叶黄素本身是一种抗氧化物,并可以过滤蓝光等有害光线。
叶黄素是一种亲油性的物质,通常不溶于水。
体内无法自行制造叶黄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入。
多种绿叶的蔬菜如菠菜、芥菜、生菜、西兰花、冬瓜、青萝卜、玉米、金盏花等都含有非常大量的叶黄素,正常均衡的日常饮食就可摄得比补充剂更多的量。鸡蛋蛋黄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及玉米黄素,生物可利用率是绿色蔬菜的三到四倍。
阿龙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白癜风症狀白癜风康复病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x/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