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VEGF疗法可产生副作用,导致早产儿视网膜脉管系统发育延迟。年8月,FASEBJournal发表了一篇关于咖啡因新作用——预防和治疗ROP,由温州医院陈江帆老师与刘晓玲老师及其团队协作完成。
该课题在临床上观察到咖啡因治疗早产儿窒息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其ROP损伤程度。接着,本文作者通过小鼠在体实验证明,咖啡因能够选择性地保护小鼠免受氧诱导模型的视网膜病变(OIR)的影响;可同时减轻高氧诱导引发的血管栓塞现象、减少无血管管区形成,并且有效减轻缺氧期诱导的病理性血管生成;结果揭示咖啡因选择性保护OIR作用机制是通过依赖或非依赖A2AR减少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增强血管尖端细胞形成,结合咖啡因在临床中对新生儿OIR的应用效果,为咖啡因的预防和治疗ROP这一新作用提供直接证据。
首先,利用免疫荧光,IsolectinB4染色,发现咖啡因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视网膜血管密度,不同层面的视网膜脉管系统形态,视网膜尖端细胞数量等无显著差异,显示咖啡因不影响正常的出生后视网膜脉管系统发育(图一)。此外,在小鼠出生后第一天开始,采用母鼠母乳喂养咖啡因,并进行OIR造模处理之后,通过视网膜铺片及切片HE染色,发现咖啡因可有效降低P12,P17OIR小鼠视网膜血管栓塞面积及其病理性血管生成,显示咖啡因可以减少OIR小鼠视网膜无血管区域和病理性血管生成(图二)。
然后,通过对不同时期(P0–17,P0–7,P7–12,和P12–17)OIR小鼠进行咖啡因干预,采用视网膜铺片及切片HE染色方法,并用Wholemount分析无血管面积、新生血管形成簇面积、分析其有效治疗窗口,发现咖啡因对OIR小鼠有效治疗窗口:在P7–12减少血管栓塞作用效果最佳,而P7–12,和P12–17减少病理性血管生成效果最佳。
最后,对咖啡因作用OIR的细胞机制进行研究,发现通过TUNEL染色,PCNA染色,IsolectinB4,Iba-1荧光染色方法,显示咖啡因显著降低OIR小鼠视网膜中神经元凋亡数量,以及细胞增生,同时促进尖端细胞生成,减少小胶质细胞活化导致的OIR小鼠视网膜损伤程度。
同时,进一步对咖啡因作用OIR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通过A1Rs-KO鼠,显示A1Rs缺失之后,小鼠视网膜视网膜血管栓塞面积和病理性血管生成均增加,而咖啡因作用A1Rs-KO鼠之后,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降低小鼠视网膜血管栓塞和病理性血管生成,提示咖啡因作用OIR与A1Rs无关(图五);此外,通过OIR-A2AR-KO小鼠,发现A2AR缺失之后,小鼠视网膜视网膜血管栓塞面积和病理性血管生成均减少,而咖啡因处理的OIR-A2AR-KO小鼠,血管栓塞面积和病理性血管生成进一步显著减少,提示咖啡因在A2AR-KO条件下可协同治疗OIR小鼠视网膜损伤(图六)。
但是,咖啡因对A2AR非特异性及A2AR敲除鼠的其它腺苷受体的代偿机制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由此,本文通过OIR动物模型,揭示出咖啡因通过减少OIR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内核层神经元细胞凋亡和内皮细胞增殖,以此降低OIR视网膜病理性血管栓塞面积和病理性血管生成;在A2AR缺失的情况下,咖啡因能降低OIR视网膜病理性血管栓塞面积和病理性血管生成的作用,并能近乎完全逆转这个病理进程。采用咖啡因治疗OIR相对于传统抗VEGF治疗,能控制视网膜病理性血管栓塞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同时,但不影响产后视网膜血管形成(具有正常的形态、密度和视网膜血管分布)。因此咖啡因有望成为治疗和防治ROP的临床药物。
点状白癜风白癜风复发难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x/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