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每周二、四
新鲜会议干货奉上!
.08.07
前言
Stargardt’s黄斑区的改变,可以看到视网膜是萎缩的,首先是外层萎缩,光感受器细胞都没有了。他的视力和萎缩程度与视网膜的厚度是呈正相关的。
杨柳:认识儿童常见眼底病异常(上)
杨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医院党委副书记,眼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眼免疫学组副组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02
视网膜异常
上一部分讲的是视盘异常,其实视网膜异常的更常见。比如说,Stargardt’s病(眼底黄色斑点症)、Best病(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视网膜色素变性、脉络膜缺损、家族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oats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
Stargardt’s病
1、又名:黄色斑点状眼底合并黄斑变性
2、发病年龄:6-20岁
3、视力下降,双眼对称
Stargardt’s黄斑区的改变,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可以看到视网膜是萎缩的,首先是外层萎缩,光感受器细胞都没有了。他的视力和萎缩程度与视网膜的厚度是呈正相关的。
Best病
1、又名: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简单的理解就是在黄斑区会有一个煎鸡蛋一样的表现,也就是中间有蛋黄,旁边有蛋白。
2、发病:幼年和青年。
3、如果保持得特别好,就像你早上煎的鸡蛋一样,那么视力影响小;但一旦蛋黄给搅和了,也就是有瘢痕、破裂了,那么就是晚期卵黄破裂黄斑萎缩后视力下降。刚才Stargardt’s病是会进展的,Best病一样,也是会进展的。
4、双眼对称,少有双眼先后发病。
5、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6、发病机制不清,病理不清。
我们来看一下眼底图,是不是很像煎蛋中的蛋黄,这时候视力的影响不会太大。如果这个蛋黄你看不出来了,全都破坏掉萎缩了,那么视力就会下降。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下图是这个病人属于比较晚期的时候,如果在早期,你不散瞳,你可能会看不到它的改变。所以要散瞳仔细检查。
从下图可以看出,外层光感受器细胞萎缩,黄斑区也萎缩了。也就是说视网膜色素变性,不仅仅是器质性的视野缩小、夜盲,中心视力也会受影响。黄斑中心往往会成这样的萎缩。
脉络膜缺损
脉络膜缺损很常见,往往是大片的脉络膜缺损,或者是单独一个地方的脉络膜缺损。如果你看到这个病人是虹膜的缺损,他往往合并有脉络膜缺损,一般都发生在下方。
下图是无脉络膜症,这个不是特别常见。
这个是脉络膜缺损的晚期。
这个是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双眼患病,可不对称
3、眼底:
–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出现新生血管
–视网膜颞侧周边血管与玻璃体粘连、牵拉
–黄斑异位、视网膜呈颞侧拖迤状
–晚期:渗出性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4、FFA:周边无灌注,呈毛刷状或扇面
治疗:
–激光光凝:周边无灌注区
–环扎:渗出或牵拉RD
–玻璃体切除:玻血或玻璃体明显牵拉
如下图所示,血管的走行方向变了,黄斑离视盘的距离也远了,感觉好像右边有什么东西拉着它。你要是看到这样的走行不对,你要仔细散瞳看看周边,血管可能呈毛刷状,以及周边有没有血管。
下图这个也是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它是双眼发病的。周边是没有血管的,再远一点的血管呈毛刷状分布,可能还有渗漏。
Coats’病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1、先天性、局限性、视网膜血管异常,包括异常的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
2、晚期出现渗漏
3、常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特征
1、主要: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
–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
–硬性渗出
–视网膜下积液
2、伴随特征:
–多单侧
–主要为男性
–黄斑区纤维血管瘢痕
–白瞳症
治疗:
–激光光凝
–必要时环扎手术
像下图这个就是毛细血管扩张,有一些渗出。
这个呢,就是有些血管异常,有很多黄色的渗出。
如下图所示,陈旧以后,黄斑区还有点瘢痕样的改变,周边有很多渗出。
你看,它可以形成白瞳症。如果你在临床看到这样的病,确实很难诊断,不能看到这个就诊断为Coats’病,也不能马上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所以必须要进一步仔细检查。所以要注意,白瞳症其中有一个需要鉴别的就是Coats’病。
从造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毛细血管的扩张,有些微动脉瘤的渗漏,有血管壁的异常,有大片的无灌注区,无灌注区的地方将来可能会长出新的血管。
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大片的硬性渗出,这样就会有很多无灌注区、毛细血管扩张渗漏等等这样的表现。像这样有无灌注区的就需要打激光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1、原名: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
2、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因为早产,所以这类新生儿的血管并没有完成发育,在吸氧的刺激下,就会发生增殖性的病变
3、与吸氧有关
4、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5、20世纪40-60年代:儿童失明首要原因
6、仍是早产儿主要致盲性眼病
发病机制:
1、正常视网膜血管发育:
(1)妊娠后半期以视乳头为中心向外(16周开始)
(2)36周鼻侧完成,40周颞侧完成
2、高浓度氧对这种血管敏感,造成血管闭锁
3、视网膜血管区和无血管区发生血管增生
主要特征:
1、周边视网膜无血管
2、视网膜有血管和无血管区间分界线
–分界线部位取决于出生年龄
3、分界线进展形成突起的脊mesenchymalshunt
4、脊上视网膜外血管增殖,进入玻璃体,伴有纤维膜
5、血液分流通过增殖的嵴进入后极扩张的血管静脉(plusdisease)
伴随特征:
1、低出生体重
2、低孕龄
3、近视
4、黄斑拖曳
5、牵拉视网膜脱离
6、视网膜皱折
7、晶状体后纤维增生
8、青光眼
国际分类
基于严重程度和解剖部位
1、I期:分界线呈细、平、白色组织
2、II期:分界脊呈粉色或白色突起的较厚组织—脊,脊后可有成丛的血管
3、III期:血管长至脊上(视网膜外纤维血管增殖)
4、IV期:纤维血管膜增殖,牵拉视网膜,导致部分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积血
(1)IVa:不累及黄斑
(2)IVb:累及黄斑
5、V期:视网膜全脱离
(1)Plus病: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和变形
如下图所示,I期的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明显有个分界线,但是这个分界线不隆起。也就是血管发育到这块区域,孩子就出生了,还没来得及发育到另一边。
II期就是分界线开始有隆起,后极侧血管比较多、密集。
III期分界线的脊上就有了血管的长入。
你看脊上有些凸起,凸起到玻璃体腔里,还有一些出血。
IV期就会有视网膜脱离,它的范围不一样。比如,周边视网膜脱离还没有累及到黄斑区,叫IVa期。如果累及到黄斑区,叫IVb期。
之后就是视网膜全脱离,那是V期。
如果是像这样,视网膜静脉已经开始扩张了。这个就叫Plus病。
全身异常:
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2、贫血
3、心脏缺陷
4、脓毒症
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6、脑室内出血
7、脑性麻痹
8、神经发育迟缓
诊断:
1、散瞳
2、间接检眼镜
3、巩膜压迫
现在有新生儿的全视网膜照相,能够帮助我们更早的发现疾病。
鉴别诊断:
1、视网膜母细胞瘤
2、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治疗:
1、无血管区冷冻或激光光凝
2、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脱离
要注意的是,小孩做玻切,它之后的增殖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后果。所以最好能早发现,尽量避免做手术。
有些眼底病可能需要去做造影,例如儿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一般都是口服,20-30mg/kg(荧光素钠注射液3ml=mg)。
比如说这个小孩,刚口服了造影剂。你看他舌头上,嘴上,包括散瞳的眼底,都可以看到荧光剂。
下图这个,看上去后极没什么大问题,OCT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让他转动眼球,仔细一看,发现周边的血管还是有些异常。或许他以前得过周边血管的炎症。
再给大家看几张图,让大家一起复习一下。
这也是Stargard’s。
未完待续......
下篇内容:儿童眼底病异常——儿童葡萄膜炎
给你个机会,
童资讯下期干货主题由你定!
长按白癜风的发病年龄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x/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