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子妖妖
来源:波比育乐星球(ID:kkmmbobby)
这些天,“入园”成了妈妈群里的热点话题,自然而然的,入园体检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被讨论得热火朝天。“这孩子怕是iPad玩多了,查出来只有0.5,可医生却说是正常的。”“我们也只有0.6,我想怎么小小年纪就近视了?还特地去了眼科专家那里,也说还在发育中,不用太担心。”任谁遇到类似的情况,都会在心里冒出无数个问号吧:正常视力不是应该达到1.0或1.0以上吗?怎么3岁孩子0.5也算正常?孩子的正常视力标准到底是多少呢?学龄前哪些视力问题需要提高警惕呢?如何知道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孩子的视力发育原来是这样的相信你一定被婴儿期宝宝清澈明亮的眼睛吸引过。但其实新生儿阶段,宝宝的眼睛,仅仅是眼部的解剖结构发育完成,而宝宝的视物能力还不够完善,需要外界环境刺激才能逐渐形成。这是因为刚出生的孩子眼球小、眼轴短,光线进入眼内基本都落在视网膜后,眼睛是“远视眼”。一般来说,视力发育大致遵循下面的规律:出生时:足月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即有光觉。1~2周:对强光有眼睛闭合反应。2~4周:对由远及近接近眼球的光源,可出现双眼向内汇聚现象。5~6周:能注视大的物体,对左右摆动的物体,产生追随运动。2个月:眼球可以跟随人运动,注视近处物体很容易引起双眼向内汇聚现象,并且开始出现瞬目反射(眨眼睛)。3个月:视力为0.01~0.02,可追视移动的小物体,也可以辨别各种不同颜色。4个月:视力为0.02~0.05,能看自己的手,有时能用手接触物体。6个月:视力为0.06~0.08,注视持续时间延长,眼球能协调运动,不再出现眼球偏斜。7~9个月:视力为0.1,可伸手抓想要的物体,能稳定注视某一个物体。1岁:视力约0.2~0.3,能拣出细的棉线。2岁:对电视和天上的飞机、鸟感兴趣,能主动避开障碍物。3岁:视力可达0.6,能辨认细小物体。4岁:视力可达0.6~0.8。5岁:视力可达0.8或更好。6岁:视力发育接近完成,大部分可达1.0。当孩子的眼轴长度接近一个正常成人的水平时(眼轴达到23~24毫米),才会变成正视眼。由此可见,儿童的视力发育和身高发育一样,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三岁孩子的视力在0.6上下浮动,也是很正常的。孩子6岁前,这些眼睛问题要避免虽然孩子视力发育的正常与否,不能完全以成人的标准来判定,但我们也不能对所有问题掉以轻心。因为,6岁前,既是孩子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防止孩子出现很多视力问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做好孩子的眼睛防护,才能让孩子“明眸善睐”。孩子常见的视力问题包括:斜视:医学上指双眼无法同时注视目标,即两只眼睛的视轴不平行了。平时,大家说的“斗鸡眼”“对眼”就是斜视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斜视的危害超过近视和散光,小孩如果有斜视,不及时矫正治疗,不仅影响相貌上的美观,一生的视力、心理也都会受损。弱视:弱视常常会与近视混淆,虽然同样是看不清,但弱视与近视的病因不同,危害比近视更大。近视可以通过矫正,视力达到1.0;而弱视是视觉细胞的发育问题,如果不及时训练,很难通过配镜矫正等方式获得正常视力。散光:散光也是婴幼儿时期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疾,是由于眼角膜或晶状体异常,导致影像不能准确聚焦到眼底,造成影像模糊虚化。其他先天性眼病:在重视斜视、弱视和散光等常见眼病的同时,家长也不能忽略先天性白内障等先天性眼病,尤其是有先天性眼病家族史的。先天性白内障表现为宝宝瞳孔区发白;先天性青光眼表现为眼大无光、畏光流泪。对于有吸氧史的低体重早产儿,应常规进行眼部检查,排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父母是孩子视力的“第一检查官”下面教爸爸妈妈几个简单方法,以判断孩子的视力是否正常发育:1.光照反应: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光感,当强光照射时会闭眼、皱眉,如果对光照射无反应,就可能有严重的视力障碍。2.注视反射和追随运动:如果发现孩子不能稳定注视目标,或表现出无目的寻找、眼球有节奏地摆动,表明视力不佳或有眼球震颤。3.遮盖试验:交替遮盖两眼,观察反应。遮盖视力差的那只眼时,孩子通常不在意或没反应,而遮盖视力好的眼时,孩子会因视物不清而用手推开遮盖其眼的手或物。4.观察双眼球位置是否异常:6个月至2岁的孩子,可以很好地注视物体,这个时期眼睛如果出现偏斜,是异常的,医院进行检查。5.教孩子认视力表:3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应该有意识地教会他们正确认识视力表,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视力监测。更专业的眼科检查,越早做越好视力检查毕竟是非常专业的事,爸爸妈妈顶多做初步判断,想准确了解孩子眼睛发育得好不好、有没有视力异常,还得由专业医生来评估。美国眼视光师协会(AOA)建议: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应该接受第一次综合眼科检查,然后在3岁时和上一年级前(约5、6岁)分别再做一次检查。不需要矫正视力的学龄期儿童,推荐每两年做一次眼科检查。佩戴眼镜的孩子应该每年都做检查,或者遵照他们的眼科医生或验光师的建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检查的重点有所不同:6个月:检查重点在于有没有先天发育异常,有没有遗传性眼病、中高度屈光不正、斜视等。3岁:人生第一次全面眼科检查,一些屈光发育不良的问题最容易在3岁时候出现,检查重点在于发现有无弱视、斜视、双眼视功能发育异常;5岁:孩子的沟通能力提高,已经可以做主观检查,重点在于测量双眼视功能、检查屈光不正情况,为正式入学做好准备;入学后:重点在于了解孩子读书后、在用眼需求那么高的情况下,眼睛的能力够不够用,以免视觉异常影响学习。如果孩子有以下任何问题或出现此类症状,请务必告诉眼科医生:早产运动发育迟缓经常揉眼睛眨眼频率过高无法保持眼神交流视物时无法保持视线眼球追踪能力低下没有通过幼儿园或儿科医师处的视力检查曾经患过的眼疾和接受的治疗家族有遗传眼病史,如近视、远视、弱视、斜视等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有先天性白内障的高危因素。如父母亲有白内障、早产、低体重、妈妈怀孕时患有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或感染风疹病毒,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到眼科专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视力问题不同阶段视力保护的keywords诊断、治疗眼疾交给专业的眼科医生,而保护孩子视力的重任就要靠爸爸妈妈了。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这些细节需要注意:1岁以内:预防内斜视不要在婴儿的床栏中间悬挂一些小玩具,避免孩子因长期注视玩具而造成内斜视。正确的方法是把玩具悬挂在围栏的周围,并经常更换位置。1~3岁:预防眼外伤眼外伤对视力影响巨大,基本上是不能恢复的。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着铅笔、筷子等尖物猛跑;使用洗涤剂时,应让孩子避开,以免液体溅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学烧伤等。4~6岁:培养良好用眼习惯看电视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不玩手机或掌上电脑游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眼睛是心灵窗户,也是获悉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爸爸妈妈既要对孩子视力发育的规律了然于心,也要对孩子的视力保持警惕,更应该按时带孩子去眼科做全面专业的检查。让眼睛——这扇通往世界的窗户,永远澄澈、永远明亮。END
精彩内容
1、暑假时间确定!合肥年春季学期若干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出炉2、案板下有未来,是因为案板上有关爱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让爱与青春同行》——父母“童”学公益课堂观后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
勘误、投稿请联系ie2
本文编辑:二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x/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