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报道
日前,在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基因疗法对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失明患者的疗效可持续达四年之久。这一结果表明,基因疗法有望治疗由于常见的遗传原因造成的视力减退,包括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这项研究的对象是无脉络膜症(Choroideremia)的患者。无脉络膜症是由于CHM基因突变所造成的,患者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逐步死亡,大多在中年时完全失明。目前对这种遗传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这种遗传病缓慢的病发过程给患者留下了一线希望,那就是可以用基因疗法在视网膜还没有受到很大损伤的时候进行介入治疗——用设计出来的正常DNA替换病人细胞中的缺陷DNA,从而修复基因缺陷。
在这项研究中,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百亿个携带着正常CHM基因拷贝的无害病毒载体注射到六名患者单个眼球的视网膜感光细胞中。在经过四年对这六名患者的追踪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两名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改善,且疗效持续了四年之久,而他们未接受治疗另一只眼睛的视力则在缓慢衰退。另外三名患者接受治疗眼的视力在四年中没有衰退。只有一名患者接受治疗眼的视力有较明显的衰退,而正是这名患者接受了较低剂量的治疗性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操作
接受这种基因疗法的第一例病人JonathanWyatt现在已经68岁了,他从20岁开始视力就产生了问题。在接受治疗前,他只能读出视力检查表上23个字母,而在接受基因疗法三年半后他能读出44个字母。他感到自己非常幸运:“这次治疗让我变得更加独立。如果没有它,我现在恐怕要敲着白色的盲人枴杖,更多时候会待在家里。”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英国牛津大学的RobertMacLaren教授说:“近来人们对基因疗法的疗效能否长期保持产生了疑问。而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表明一次携带正常基因的病毒载体注射所产生的疗效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RobertMacLaren教授
为这项研究提供资金的威康信托基金会(Well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白癜风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b/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