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患上糖尿病要定期查眼底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科专家提醒

世界医学临床对糖尿病疾病最终引起死亡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亡原因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在各种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极容易因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延误治疗,最终导致眼部失明。

高糖环境

易使视网膜发生病变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病人小血管病变的表现形式之一。糖尿病为什么会殃及眼睛?北医院院长林顺潮解释,黄斑是视网膜的一部分,在视网膜中心,80%的视力来自黄斑,如果视网膜(尤其黄斑)生病,会严重影响视力。而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的小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令血管变得脆弱,就像有裂缝的水管,容易渗漏、出血,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视网膜缺氧,可以导致血管不正常增生;二是视网膜渗漏,严重时可导致视网膜中心出现水肿(即黄斑水肿)。约10%糖尿病患者患有黄斑水肿,三十年或以上病程的糖尿病病人中,黄斑水肿的发生率高达30%。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调查数据显示,黄斑水肿如果没有接受适当治疗,其中25%患者会在三年内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

早期症状不明显

易致延误诊治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症状主要有视力模糊,中央视力范围出现暗点等。糖尿病黄斑水肿在发病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而当发展到中晚期开始出现视力下降时,又容易与其他眼疾例如白内障的症状相混淆,因此不易被察觉而导致治疗延误。而当视功能逐渐被破坏直至出现明显的病征时,黄斑可能已经受到严重的血管渗漏破坏,致使治疗难度增加。因此定期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被确诊时的时间未必是病发的起始时间,因此一旦发现糖尿病,便应尽早做眼睛的全面检查。建议3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现糖尿病后五年内,找眼科医生做详细眼睛检查。30岁以上的患者,发现患病后应尽早接受眼睛检查。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检查主要有三种方法: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造影检查。其中眼底检查主要是使用专用的眼底镜头检查眼底,包括检查黄斑区及视网膜是否有出血、脱落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主要用于量度黄斑水肿的厚度,荧光造影检查的目的则是确认视网膜是否存在缺氧的情况。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黄斑水肿的诊断中正被越来越多地使用。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
白淀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b/21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