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皮肤会出现皱纹,头发会变得花白。同样的,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衰老,我们眼睛里的晶状体也会慢慢老化,出现变硬、混浊的现象。就像一颗鸡蛋熟了一样变得又白又硬,失去了透明,患者会感觉到视力逐渐下降,看不清东西,这便是“白内障”。
警惕白内障这个致盲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白内障是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然而,很多老人没有正确的认识,听信一些错误说法,影响了自己的眼睛健康。
误区1:把眼药水当救命稻草
白内障人群非常庞大,因此,电视报纸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宣传白内障药物的广告。但是,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常务副总院长姜彩辉博士表示:目前白内障的治疗并没有特效药。
所有药物包括眼药水,只能对早期白内障起到延缓作用,无法逆转病情。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正确有效的方法,以高品质的人工晶状体替换人眼混浊的晶状体,才能让白内障患者重获清晰视力。
误区2:快看不见了才来治疗部分老人一味信赖眼药水,或者对于病情讳疾忌医,能拖则拖。因为看不清,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在以前,白内障手术要等晶体“熟”一点了才能手术,这时老人视力下降已经比较严重。
现在随着眼科技术的进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逐渐开展,只要视力下降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可考虑开展手术,解决老人视力困扰。
误区3:年纪大做手术很危险
有些老人患者担心年纪大了,做白内障手术很危险,抗拒手术,这种担心其实没有必要。目前的白内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已经基本突破了年龄限制,只要检查合格,都可以进行手术。
姜彩辉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常务副总院长
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医院集团学术委员会委员;
医院集团河北省眼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北京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北京市医学会鉴定专家;
主攻方向是外伤性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视网膜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复杂眼外伤等眼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主编专著一部,副主编一部,副主译一部,参编其他专著4部。发表论文70余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y/1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