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适靠眼药,不管原因来一滴?
眼病全靠眼药治,能用药就不手术?
眼药长期频繁用,身边常备无忧患?
乱滴眼药水,护眼成害眼
使用眼药水的七大误区,现在知道还来得及
误区一:顺手拿起瓶罐来一滴?
胶水当眼药水滴入眼内,险失明
20岁的赵云(化名)上班前觉得眼睛不舒服,顺手拿起“眼药水”往右眼里一点,没想到右眼眼皮一下子就不能动了。原来,她竟然错把旁边的“”胶水当成了眼药水。
赵云到院见诊希玛眼科詹行楷医生时,整个右眼都被胶水糊上了。詹主任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操作了将近1个小时,终于打开了眼睑。
“好在她戴了隐形眼镜,取出镜片后对角膜检查发现,损伤不太严重。”詹医生介绍,胶水如果伤到眼角膜,就会对视力造成一定影响。
詹医生提醒:滴鼻剂、滴耳剂、喷脚剂等药水,可能瓶子大小都差不多,容易弄混,使用前一定要仔细辨别。
误区二:一瓶眼药开了封有效期内放心用?
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刚好发现半瓶眼药水,一看还在有效期内,就放心使用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完整的苹果能保存一两周都没问题,那已经切开的呢?同样的道理,眼用制剂如未开封,在规定条件下可保存至有效期,但是有效期≠使用期。
提示:一旦开封后,也极易被泪液及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而带来安全隐患,无法长期保证使用安全,因此开封四周后若未用完,就应立即丢弃。如果使用方法不当,滴眼药水时滴头接触到了角膜,引起眼部感染的风险会更大。
误区三:每次多点几滴眼药能增加疗效
多数人认为每次多点几滴眼药能增加疗效,并且可以同时使用多种眼药水。
提示:由于人的结膜囊的容积要明显少于一滴眼药水的体积,因此,一次点用一滴药水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多点并不会增加治疗效果,反而浪费。滴用两种眼药水的间隔时间应至少在5分钟以上,不宜同时点用。
误区四:眼部不适就滴眼药水?
上班盯电脑,下班刷手机的你,在长时间盯着屏幕后,出现眼睛疲劳、发痒、干涩等不适症状。拿起自己网购的眼药水,随手仰头点一滴。
内心还在窃喜,「还好备了瓶眼药水」。然而,这种做法不可取。
提示:引起眼部不适的原因很多,如感染、过敏、疲劳等等。只有明确病因后选择适当的药物才能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缺乏针对性的治疗往往适得其反。科学合理用眼,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才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
误区五:眼药长期频繁用,身边常备无忧患?
把眼药水当成眼睛的矿泉水,有事没事来一滴,一年四季都在用?这么做不靠谱!
提示:任何一类眼药水都应按规定的频率和治疗时间使用,过度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可破坏眼部的正常菌群,相当于破坏了眼部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新的眼部疾病产生。原本在安全用量范围内无害的防腐剂,也可能因为眼药水用量过大、用药过于频繁,伤及角膜。
误区六:药水滴在黑眼球,直接作用效果好?
经常有患者把眼药水滴在黑眼球上,以为这样会取得更好的疗效,实则不然。
这样的操作会使得药液刺激角膜后,眨眼次数增多,使药液外流而降低疗效。同时,药物直接接触角膜,也会给角膜带来更多的药物性损伤。
提示:正确的做法是把下眼皮向下拉成袋状,将眼药水滴在结膜囊内,使眼药水与整个结膜囊的眼组织和角膜组织广泛接触,达到治疗效果。
误区七:眼病全靠眼药治,能用药就不手术?
医院来咨询,听说有眼药水能治疗白内障,希玛眼科有这种药吗?
提示:当前国内外眼科界的共识是,就目前而言,尚没有药品可以治疗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因此如果误信广告或谣言,以为使用眼药水就能治好白内障,反而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让医生感到痛心疾首。
此外,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部疾病也都是没法单单依靠眼药水治疗的,需要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或其他治疗措施。
联系-
咋样治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y/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