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24日,第十一届复旦大医院眼科临床病例讨论会在上海圆满召开。今年的病例讨论会盛况依旧,再创辉煌,精彩内容在眼科领域激起万千波澜,赢得广大眼科同道赞誉。今年的讨论会以“临床规范与个体化诊疗”为主题,通过涵盖眼科多个领域的临床疑难病例或典型病例的讨论,展示近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广。今天为大家回顾会上的精彩病例,由复旦大医院眼眶病眼肿瘤学组带来的——《一例眼眶占位病例分享》,为你带来新思考、新收获。
扫码观看视频
讲者李晓峰医生:
术前识别肿瘤类型很重要,这是由于不同肿瘤即使是良性肿瘤,手术过程中的注意点也不一样。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球附近。在骨融合时外胚层组织被包裹在骨缝里,影响学表现T1、T2相都是高信号,压脂后抑制,增强后肿瘤囊性部分不强化,实质部分可轻度强化或不强化,一部分囊壁有强化,可能为瘤壁内胶原纤维或组织炎症引起。该病例为纯肌锥内的,极少见,且下层明显强化,提示下层肿物还有丰富血管还有炎症细胞的浸润。术前考虑皮样瘤合并出血。
钱江教授:
面对眼眶病首先思路非常重要,比如看见囊腔,立即考虑会不会是个畸胎瘤。肿瘤有三看,看信号、形态及伴随症。该例肿瘤位置在肌锥内,最常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但它在T2是一个高信号,第二病灶形态很圆,考虑相对良性病灶。第二考虑神经鞘瘤,在T2也是高信号。此时不要忽略CT,CT见上方是空腔区,考虑是油样结构,在皮样囊肿中最常见,但是皮样囊肿的壁那么厚,是非常少见的,考虑血管畸形反复出血,所以信号混杂。
复旦大医院眼科临床病例讨论会的直播病例报道至此完结,专家们带来的6例精彩病例,从电击伤到白血病,眼睑的睑板腺癌到病毒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瞳孔血管膜到眼眶肿瘤,罕见但具有极高的临床参考与学术讨论价值。赵明威教授评价道,精彩纷呈,收获满满。
让我们相约明年的
眼科临床病例讨论会!
新版置顶方法
随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l/1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