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长治市眼科质量控制部在线上召开第七届眼科质量控制工作会议暨第七期眼科临床适宜技术培训——眼底病专题。
云会议专家线上讲座
首都医科医院史雪辉教授做了《微脉冲激光在黄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讲座,详细讲解了微脉冲激光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微脉冲激光将连续波激光束切割成一系列重复的微秒级脉冲,使组织在各脉冲之间冷却,从而减少了热量的累积,同时激活RPE层的功能,促进网膜下液吸收。微脉冲激光能够改善黄斑疾病患者视网膜结构和提高视力,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首都医科医院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李毅斌教授做了《TelCaps与难治性DME》讲座,他指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顽固性黄斑水肿(DME)的患者,要高度警惕毛细血管大动脉瘤,改变思维及治疗策略。
医院戴荣平教授针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做了详细讲解,高度近视导致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可致盲性并发症,主要依靠手术治疗,可施行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ML)剥除术,并进行硅油/气体填充,取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92%,且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改善。
医院郑东萍教授针对《眼底临床诊疗思路》作了精彩讲解。临床诊疗思路是临床医生必备的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效果。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接诊每一位患者,都要认真、仔细询问病史及临床体征,甚至通过患者的蛛丝马迹寻找病因。眼底疾病往往合并全身疾患,要“窥一斑而知全豹”,避免误诊、漏诊。
长医院解瑞副主任讲解了《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DME》。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人数也与日俱增,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DME)将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减轻水肿,适时进行PRP,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同时减少患者注药次数,减少患者负担和治疗并发症。
长医院眼科裴鹏鹏医师分享了一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患者血糖的平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愈后及生活质量,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更是让糖网患者“雪上加霜”。病例分享让在场临床医师对于糖网患者给予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x/1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