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2年筛查一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许可行


糖网专栏总第19期

发表于JAMAOphthalmology的一项最新研究和评论指出,初次筛查时有最轻微或者没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不太可能在2年内达到需要视网膜病变治疗的程度,从而引发了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时间间隔问题的讨论。

BobeckS.Modjtahedi及其同事对KaiserPermanente南加州眼科监测中心的大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人群包括例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和例基线筛查时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这些患者都有2年的随访数据。

研究显示,在无基线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在随后的2年内,只有11例患者需要开始视网膜病变相关治疗,44例患者需要视网膜干预,而这些干预与糖尿病无关,相当于每年有0.例(或例中有1例)需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预的患者和每年0.例(例中有1例)需要非糖尿病眼病干预的患者。

在基线时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组中,也仅有11例(例中有1例,或每年0.例)患者需要开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而在2年随访中,5例患者需要与糖尿病无关的视网膜干预(例中有1例或每年有0.例)。此外,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手术是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全视网膜光凝术;对于非糖尿病相关眼病的治疗,最常见的手术是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

讨论

目前,美国眼科学会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筛查,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增加的患者,筛查间隔更短。美国糖尿病协会则推荐,对于基线时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以考虑2年筛查一次,但对于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无论严重程度如何,均每年检查一次。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本症状轻微或无基线症状的患者延长随访检查可能是有必要的,因为大多数患者在最初评估后的2年内可能不需要视网膜干预治疗,但前提是这种延长不会导致以后随访更差。

但是在随后的一篇社论中,澳大利亚东墨尔本眼科研究中心的PetervanWijngaarden及其同事则指出,随着筛检间隔的延长,筛检的依从性可能会出现一个转折点,因为较长的筛检间隔可以将感知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降低患者的参与度。社论指出,更广泛的医疗环境是关键。如果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项目嵌入到健康系统中,间隔时间越长,患者参与度越低。在卫生系统中,特别是在澳大利亚进行筛查的经验表明,两年一次的筛查并非是最佳的。

该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这项研究是回顾性的,没有获得卫生网络以外的护理信息,15%患者失访。此外,该研究没有报告2年后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也没有明确界定何为基线时最轻微的视网膜病变。尽管研究表明将间隔延长到2年可能是安全和适当的,但是它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我们提出两年检查一次的理由。

中国指南中的相关推荐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包括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从防盲角度来说,定期做眼底检查尤为重要。2型糖尿病在诊断前常已存在一段时间,诊断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和其他方面的眼科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进行首次综合性眼检查。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的5年内应进行综合性眼检查。随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至少每1~2年进行复查,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则应增加检查频率(B)。

参考文献:

1.PetervanWijngaarden,etal.JAMAOphthalmology.PublishedonlineFebruary7,.

2.BobeckS.Modjtahedi,etal.JAMAOphthalmol.PublishedonlineFebruary7,.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年1月第10卷第1期.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
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b/31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