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或终身性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大类。糖尿病者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波动幅度大等是致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的高危因素,因此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和相应的药物治疗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病程较长的糖尿病者几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血管病变。
DR主要临床表现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包括黄斑区域弥漫性或局灶性的血管渗漏,常由渗出性改变所致,包括脂蛋白渗漏(硬性渗出)、血液(点状出血等);进展性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血管迂曲和血管畸形,最终致异常毛细血管生成;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
此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禁忌证,其对DR的发病及进展无明显影响,也不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出血风险。
糖尿病神经病变用药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以后者多见。
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是指大脑、小脑、脑干、脊髓1级运动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的损伤,还包括脊髓内上行的感觉神经纤维的损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包含脊神经、颅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包括多种类型,其中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DSPN)和自主神经病变最为常见。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用药
积极严格地控制高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和治疗DPN的最重要措施。
(2)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用药
对自主神经病变引起各系统受累的症状,可根据情况分别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10(1):28-31.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10(4):-.
[3]张新媛等.美国糖尿病学会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立场声明解读[J].中华糖尿病杂志,,9(7):-.
[4]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年)[J].中华眼科杂志,,50(11):-.
[5]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4(8):-.
[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46(11):-.
[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9(22):-.
[8]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年版)[J].中医杂志,,58(7):.
[9]许樟荣.美国糖尿病学会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立场声明》的解读[J].中华糖尿病杂志,,9(3):-.
[10]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标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6(2):-.
高丽丽
赞赏
长按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b/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