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眼科医护人员收到了一位曾在该院就诊的俄罗斯船舶工程师的信息,他描述了自己的视力恢复情况,并告知已经重返工作岗位,对中国医生精湛的医术给予高度肯定,并对眼科全体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再次表示感谢。
年7月,56岁的俄罗斯籍船舶工程师随船停泊在荣成石岛,突感右眼视力下降,慕名来到医院眼科就诊。
经检查,该患者双眼角膜可见多条放射状手术瘢痕,右眼下方网膜1/2脱离、隆起,累及黄斑区,视力0.04,诊断该患者是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由于人工晶体眼瞳孔不易放大、虹膜后粘连等种种因素,导致难以充分检查眼底,周边部小裂孔、锯齿缘病变容易遗漏,不适合运用常规外路手术。
同时,该患者特殊之处是下方裂孔,硅油填充也容易复发。
更为棘手的是,患者在中国只有14天治疗时间,然后将踏上回国旅程。由于疫情等原因,需辗转多个国家,回国整个旅程大约为2个月,路上无法进行复查。
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医院眼科主任田霞高度重视,组织科室探讨,对手术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调整,最终选定理想的手术方案。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由眼科王学红副主任主刀,赵玉新副主任、宋钰医师为助手,为患者进行了右眼巩膜外冷凝、外加压及环扎术,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第3日,右眼矫正视力提升至0.3,视网膜下积液几近吸收,视网膜平伏。术后一周,由高美丽医师为患者进行了右眼眼底周边部补充激光光凝。由于该患者是具有灰蓝色虹膜的俄罗斯本土白种人,眼底跟白化病人眼底类似,对激光反应与我们黄种人不一样,于是高美丽医师通过查找资料、参考文献,为患者选择了适宜的参数进行激光治疗。
由于患者英语水平有限,疫情原因翻译又不能陪护,住院期间,眼科医护人员给予该患者细致的照顾,日常的英语交流加上手势,也能让彼此心领神会,多日的相处让医患成为了好朋友,患者康复出院时不断重复着“Manythanks"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无独有偶,近日,外籍教师丹尼尔因下唇肿物到医院口腔门诊就诊,口腔科副主任王宗生检查后诊断为唇部粘液腺囊肿。在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后,用英语详尽地向患者做好解释,签署门诊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拆线时间等,在国际门诊咨询台,门诊部副主任于向英再次用英语向患者解释术后相关问题和复查注意事项,医院清晰的就诊流程和细致的服务。
医院国际门诊于年开诊,设有内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门诊等,辅助检查科室有超声科、电生理科、胃肠镜检查室、心理检测室等,配备30余台高尖端仪器设备。自国际门诊开诊以来,医院注重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国际化语言水平,专业团队由内科、外科系统坐诊专家团队和外语志愿团队两部分组成,能用英日韩等语言与国际友人沟通。根据病情需要,可在多媒体会诊室联系院内或国内、国外专家会诊。
特色医疗服务
国际医疗中心
我院在门诊一楼大厅设立国际门诊咨询台,负责做好登记、咨询、分诊、联系翻译等工作,门诊部配备会英语的导诊员,做好相关就诊服务。到国际门诊就诊,可通过电话、网上或现场挂号等多种方式。
国际医疗中心工作时间:全天候服务
国际医疗中心综合服务
预约
国际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by/1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