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魏文斌教授专访看眼底影像发展风起云涌


编者按

随着眼底影像学和其他检查设备的发展,我们对视网膜结构和眼底疾病的认识已经有着一百多年的深入探讨和进步。年世界上发明了第一台眼底镜,为眼底世界的探索提供了第一把钥匙,从此无数的眼科医生和发明家为揭开眼底的神秘面纱而奋斗。到今天,我们有多种多样的检查设备帮助我们评估、诊断眼底疾病。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为我们探寻眼底及周边视网膜的奥秘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今天,我们有医院魏文斌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他对眼底影像技术及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的见解和感叹。

眼底影像技术兴旺发展,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扶摇直上

魏文斌教授指出,一百多年来,我们对眼底病的探索、深入并解开其一层层的神秘面纱,这与眼底影像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在这一百多年来,眼底影像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眼底影像的成像范围的改变。可见光眼底照相成像范围逐渐扩大,从早期的25°视野、逐渐发展为35°、45°及55°视野的眼底照相技术。最大的进展是激光检眼镜的出现,使得眼底影像成像范围得到了质的飞跃,从55°视野一下子跃入超过°的视野成像范围。尤其是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得眼底影像的范围达到°,这是眼底影像学上的一个重大进展。第二方面是眼底断层技术及分辨率的提高。包括随之出现的荧光血管造影成像、OCT和OCTA,分辨率从10μm到5μm再到3μm,逐渐发展到现在的细胞分辨率水平。所以眼底影像从平面上是成像范围逐渐的扩大,在断层上则是越分越细进入细胞水平。

魏文斌教授说道,以前的眼底影像技术只能作为定性的诊断参考,而现在的眼底影像技术既能定性,又能定量,为我们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指标。随着科学的发展,眼底影像技术进展步伐必将越迈越大。

明确定义超广角,国内外指标统一

魏文斌教授提到,彩色眼底照相、荧光血管造影、无赤光红外眼底照相、OCT等其他的眼底影像,对眼底获取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随着广角视野范围越来越大,无论在临床还是科研中,都需要对超广角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义。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分会眼底病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我国超广角眼底成像术的操作和阅片规范(年)》中为超广角做出了明确定义,指出眼球正位一次成像可达赤道前部至锯齿缘范围的技术,称为超广角成像技术。也就是说,单次成像至少达到涡静脉(即°)才可称之为超广角。无独有偶,在年美国视网膜影像委员会以及国际上专注眼底影像的专家,都把超广角影像定义为在单视野里能够达到涡静脉及涡静脉以前的技术。因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对超广角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明确超广角的定义,对于眼科医生准确描述眼底病变,以及科研用语的标准化都具有规范化意义。

广泛而普及,疫情下更好的眼底筛查工具

欧堡超广角影像一个单眼位的视野就能达到度,再加上4个眼位的引导就可以获取几乎接近正常整个的视网膜范围。90%以上的视网膜能够通过欧堡超广角影像反映出来,这对我们了解整个眼底的病变意义重大。魏文斌教授为我们归纳了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的几个应用方向:

1.作为眼底疾病的筛查工具,不局限于眼底科室。超广角对眼底病科是标准检查,而且1+4的全眼位检查也是必备的。在其它比如白内障、屈光手术、青光眼、小儿眼病等亚专科中,甚至是内分泌、心血管、血液等其它系统性疾病中,眼底情况都将影响或反映其疾病情况及治疗手段。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是其他眼科手术眼底的评估的一种快捷、准确的筛查工具。

2.为眼健康管理提供了方法。目前国内视光产业如火如荼,而我们如果参考英美已经成熟的视光体系,会发现他们的视光诊所不只是验光配镜,更多承担了初级眼保健的职能。日常眼科护理/检查均在视光诊所完成,当发现需要进一步治疗的眼底问题时会向视网膜玻璃体中心转诊。那么,将眼底健康筛查问题列为眼健康的必要项,甚至是全身健康的重要项,让基层眼科机构成为眼病患者的初级入口;甚至是将体检机构也纳入到眼健康筛查的体系中来,建立全民眼健康档案。

3.在疫情当下,改变了我们的就诊模式。年新冠肺炎给全球医学界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当下我们眼科医生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疫情背景下如何常态化的防控,如何能够在保证医疗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护医生。超广角眼底检查技术,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医生和患者的直接接触,但以可以获取最大范围的眼底图像,可谓“一图胜千言”,超广角眼底检查是在这种形势下的眼底基础检查首选。

机遇和挑战并存,携手共进

新技术的出现,在提高我们临床效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相应的挑战。魏文斌教授指出,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在带给我们更大机遇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相应的挑战,表现为几个方面:

1.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改变了我们对疾病的诊断流程和诊断思维。通过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我们可以有的放矢,更精确的做出相关的诊断学检查及进行更准确的疾病判断。欧堡超广角进入中国快20年了,为我们带来了超广角°的眼底检查范围,它在临床上的价值有口皆碑;除此以外,它无需散瞳极速检查的检查方式,也让它成为可以实现的眼底预检查,配合视力、眼压、验光三项检查,形成3+1的预检查模式,可以优化眼科就诊流程,优化工作效率,甚至将颠覆眼科的工作模式。

2.超广角的出现,可能让许多年轻医生都产生了困惑:是否还要修炼眼底检查的能力?还需不需要检眼镜等基础检查?魏文斌教授认为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这些应该作为眼科医生的基本功,是不能废掉的。眼底检查能力是眼科医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切影像解读的出发点。超广角成像对疾病起到筛查作用,真正判断复杂的眼底疾病,需要进一步进行直接、间接检眼镜和裂隙灯的检查。

3.视网膜无色透明,眼底彩照是可见光赋予眼底的色彩。通过影像学获取的眼底照相和真正的眼底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可见光获取的眼底照片和激光获取的彩色眼底照片也有不同,需要一个临床长期适应读图的过程,更好地分辨眼底和彩色眼底照片上对应的关系。同时,任何一个病例的解读都不能只凭一张照片,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具体的检查结果互为印证。

小结

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为眼科临床工作提供了一项有利的检查手段,是眼底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里程碑。在我们使用这项技术的同时,我们进一步的研发和探讨也在促进着该技术的向前发展。

本文转自惟视眼科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b/103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