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医案二例


第期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又称Eales病,或青年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积血,其特点是视网膜周边部血管发生阻塞性病变,尤以静脉血管有白鞘,视网膜出血为主,晚期产生新生血管,导致反复发作玻璃体积血。多发于20~41岁男性,双眼常先后发病。反复发作者,视力明显减退。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无对应的中医病名,据眼症表现可分属于“云雾移睛”、“暴盲”等范畴。多因肝肾阴虚或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热入血分,灼伤脉络,眼内出血;或因肝胆火旺,迫血妄行,血溢眼内;或因气虚不能摄血,血溢络外;或因湿热熏蒸,浊气上泛而致。 

 

 

凉血止血,滋阴润肺法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案 

 

  孙某,男,21岁,湖南邵阳人,个体户,于年9月9日初诊。

                                      

  主诉:左眼视力下降半个月。 

                 

  病史:患者于8月24日左眼前突然出现黑影,视力下降。在院外诊断为“眼底出血”,给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未效。现左眼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咽喉燥痛,手足心热,骨蒸盗汗。患者于今年1月初出现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经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药联合治疗,现已基本痊愈。 

            

  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手动/眼前。双眼外观正常。眼压:右眼18mmHg,左眼21mmHg。右眼玻璃体丝状混浊,视盘大小、颜色正常,杯/盘=0.3,视网膜颞下方可见大片出血,静脉血管充盈、迂曲,伴有白鞘。左眼玻璃体积血,眼底窥不进。本院医学影像检查报告示:双侧胸廓对称,双肺野透亮度尚正常,双肺纹理走行尚清晰,心影大小如常,双侧肋膈角稍变钝。印象:①双肺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②双侧胸膜稍增厚,请结合临床。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诊断:①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双眼);②玻璃体积血(左眼);③结核性胸膜炎(恢复期)。

                          

  辨证: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治法:养阴润肺,凉血止血。

                     

  方剂:百合固金汤合二至汤加减。

              

  处方:百合12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当归10g,白芍10g,桔梗10g,玄参15g,浙贝母10g,麦冬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桑椹10g,甘草3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①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及烦躁暴怒。②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之品及烟酒刺激之物。③本病可能反复出血,应坚持长期观察和治疗。

                                

  二至三诊(年9月16日至9月23日):眼前暗红色阴影变淡,眼前丝状物减少,视物较前清楚,口干口苦减轻,心情较前舒畅,偶尔有睡眠欠佳。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1。右眼视网膜颞下方出血部分已吸收,但血管旁仍有白鞘;左眼玻璃体积血减轻,隐约可见几段血管。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原方加生蒲黄10g[包煎],以止血化瘀。7剂。 

                    

  四至九诊(年9月30日至11月6日):服药35剂,眼前暗影变淡,眼前丝状物消失,视物较前清楚,口干口苦已除,心情舒畅,睡眠佳。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右眼视网膜出血大部分已吸收;左眼玻璃体积血大部分已吸收,模糊可见视盘大小色泽正常,视网膜周边部静脉旁有白鞘。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原方去生蒲黄、甘草,加昆布10g,海藻10g,以软坚散结。7剂。

  十至十四诊(年11月13日至12月11日):服上方28剂,视物较前清楚。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1.0。双眼底出血吸收,但视网膜血管旁仍有白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嘱服知柏地黄丸2个月。

                                   

  按:患者因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导致眼底脉道损伤、血溢脉外而遮蔽神光,视力受损。治宜养阴润肺,凉血止血。百合固金汤合二至汤加减,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生地黄、熟地黄并用,既能滋阴养血,又能清热凉血,共为君药。麦冬甘寒,协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玄参咸寒,助二地滋阴壮水,以清虚火,均为臣药。当归治咳逆上气,伍白芍以养血和血;浙贝母润肺化痰止咳;桔梗载药上行,清利咽喉,化痰散结,俱为佐药。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而成方,滋肾保肺,金水并调,可使阴血渐充,虚火自清,以达固护肺气之目的。合二至丸加桑椹,以补益肝肾,滋阴止血,诸药合用,使肺肾阴液恢复,肝肾得补,肺金得固,则眼内出血诸症自愈。

                                

凉血止血,滋阴降火法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案 

                                       

  刘某,男,30岁,湖南双峰人,农民。于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双眼视力下降半年,右眼失明4天。 

           

  病史:患者于年3月1日右眼前突然出现黑影,视力下降。在外院诊断为“Eales病”,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指导下病变区光凝4次;左眼年5月20日出现同样症状,曾在FFA指导下病变区光凝2次,仍不能控制其病情反复发作。于年9月8日右眼前又突然出现暗红色阴影,视力骤降。伴头晕耳鸣,口燥咽干。

  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6。双眼外观正常。眼压:右眼15mmHg,左眼16mmHg。右眼玻璃体积血,眼底一片红光,无法窥见。左眼视盘大小、颜色正常,杯盘比=0.3,视网膜颞侧静脉周边可见片状出血,静脉血管充盈、迂曲,伴有白鞘。B超:双眼玻璃体内见低回声光带,右眼颞侧见高回声膜性隆起光带,隆起度低,动度(-),双眼视网膜增厚,球壁粗糙。提示:双眼玻璃体混浊机化;眼底病变。本院医学影像检查报告示:双侧胸廓对称,双肺纹理稍增多,气管居中,心影不大,双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诊断: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诊断:①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双眼);②玻璃体积血(右眼)。 

 

  辨证: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剂:知柏地黄二至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30g,白茅根30g,墨旱莲30g,山药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山茱萸10g,知母10g,黄柏10g,女贞子10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①平时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及烦躁暴怒。②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之品及烟酒刺激之物。③本病可能反复出血,应坚持长期观察和治疗。 

                          

  二诊(年9月19日):右眼前暗红色阴影变淡,视物较前清楚,头晕耳鸣、口燥咽干已除,偶尔睡眠欠佳。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6。右眼玻璃体积血减轻,模糊能见视盘;左眼视网膜颞侧出血部分吸收,但血管旁仍有白鞘。原方7剂。 

     

  三至七诊(年9月26日至年10月24日):服上方28剂后,右眼前暗红色影已除,视物较前清楚,头晕耳鸣、口燥咽干等症渐消。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8。双眼视网膜出血吸收,但血管旁仍有白鞘。嘱服知柏地黄丸2个月,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素体阴虚,真阴暗耗,虚火内生,损伤目络,血溢脉外,视网膜出血,眼前固定暗红色阴影。方中生地黄、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山药、山茱萸滋补脾肾;泽泻配生地黄泻肾降浊;牡丹皮配山茱萸泻肝火;茯苓配山药健脾渗湿;白茅根、墨旱莲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可泻火凉血,荡涤伏热;女贞子甘苦凉,滋肾养肝,配墨旱莲甘酸寒,养阴益精,凉血止血。诸药合用,使肝肾阴液恢复,虚火下降,则眼内出血诸症自愈。

                 

         

湖南中医院门诊挂号可采用电话预约、网上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b/94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