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近日进入群众投票阶段,贵阳市推荐的刘芳成为全国“最美奋斗者”候选对象。
年出生的刘芳是白云区第三初级中学的老师。从教25年来一直扎根农村中学,年她因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双目失明,转型做了校内的心理辅导老师,从此承担学校的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至今,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黑暗吞没了她的眼睛,她用爱和创作拥抱光明。”这是写在刘芳的小说《花开十年》封面上的一句话。人们说她是“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是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但刘芳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乡村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刘妈妈”。
年,22岁的刘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白云三中任教。当时的她青春无限,将“成为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她立志用爱心拥抱学生、用智慧钻研教学、用勤勉站稳讲台,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年刘芳意外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这样的不治之症让她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巨大的打击之下,她只能用残存的视力拼命地读书、写书、教书,希望重新找到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那时候刘芳几乎是把眼睛贴在作业本上为孩子们批改作业,写下生动有趣的点评。有的点评是一次学生心理疏导,有的点评是一篇情趣盎然的散文。后来,随着视力的持续下降,她就运用“集体作文”的方法,把作文批改放到教室中完成,让学生自己朗读,一起点评、修改、打分。学期结束,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年,学校提出让刘芳进行工作转型,为其开设心理咨询室,服务于全校25个班级、多师生,她办公室的名字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芳芳聊天室、心理咨询室、刘芳工作室、贵州省乡村名师工作室。
白云三中贫困生很多,留守儿童更多,学生心理问题纷乱复杂,面对这种状况,刘芳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让学生自己设计档案袋封面,把心里话、“小秘密”全部装进里面,借此来舒缓压力,排解困苦;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她开设“人际关系”、“爱的教育”、“青春期自我保护”等精品课程,让心理咨询室成为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地方。她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刘妈妈”。
一年中考,一个名叫阿梅的小女孩由于父亲突然死于肝癌,刘芳很担心孩子一蹶不振,对她格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b/1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