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曹露婷通讯员蒋升孙敏慧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眼球前面的角膜和晶状体好比相机镜头,眼底上的视网膜相当于相机胶卷,若眼底出了问题,就算再怎么换“镜头”也无济于事。眼底修复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则需进行精准持续的治疗。
今天(6月6日)是第二十八个全国爱眼日,医院(浙二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特别开展大型患教和义诊活动。
当生动形象的科普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台下的四五十名患者听得格外认真,有人甚至拿出纸笔,准备把这些实用知识带回去分享给身边好友。
别觉得年轻是资本
要保护好这台“照相机”
从看见到失明,也许不到两年——这可不是开玩笑。
作为常见的眼底病,老年黄斑变性是种致盲疾病。
“可以把干性黄斑变性想象成死火山,但有一些慢慢会长出新生血管,就成了湿性黄斑变性,又称新生血管性或渗出性黄斑变性。”眼底病专科副主任陈芝清主任医师所带来的眼底科普便由展开。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进展迅速,多双眼先后发病,一眼发病后,5年内另一只眼发病的概率高达60%~70%,不可不防。
这种与年龄相关的眼底病变,一般在50岁以上人群中高发,而随着社会老龄化,三高人群日益增多,“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所引起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种由糖尿病所引起的眼底并发症,对视觉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陈芝清主任医师强调,中国目前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已有超过1.4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陈芝清主任医师对此感触很深,她上周刚为29岁小伙阿飞(化名)做了玻璃体切割手术。
别看阿飞年纪轻轻,前来就诊时双眼只有指数视力。
据悉,小伙子从十几岁时被发现患有糖尿病,但仗着年纪轻,平时工作应酬忙,就诊一拖再拖。已处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六期阶段的他,眼底“一塌糊涂”:
出血、增值、牵拉的情况十分严重,而且都是新生血管,这些血管很容易水肿、渗出,也给手术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在历时三个小时的手术后,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终于完成“拆弹”任务,目前小伙能满足日常的生活用眼需求。
谨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b/1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