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份,高先生两口子喜添男丁,夫妻俩为了这宝贝儿子倾注了不少心血。虽说孩子早产了2个月,但经过家人的悉心照顾,孩子被养得白白胖胖的,特别招人喜欢。但不知为什么,去年10月,高先生发现孩子的眼睛有点不对劲,右眼出现红肿,于是带孩子来厦门检查。接诊的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医生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视网膜严重病变,由于没有及时接受筛查和治疗,最终导致孩子失明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既非先天性,也非遗传性疾病,绝大部分是因早产或产后吸氧而致病,如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很高。
据统计,目前我国37周以下的早产儿占婴儿出生总数的15%-20%,其中20%左右患有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是儿童致盲的首要因素,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仅每年因此失明的婴幼儿就达名以上。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时机非常重要。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将延误病情,甚至导致失明。
0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产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曾称为晶体纤维后纤维增生症。与婴儿的孕周、出生时体重密切相关,一般少于33周、体重低于克出生的婴儿极易患此病,体重在克以下发生率高达90%以上;克至克,发生率为45%左右。现代医学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产生与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有关。
人胚视网膜的血管在6-7月时血管增生显著,8个月时到达鼻侧锯齿缘,所以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出生后继续发育。若吸入高浓度氧,则抑制了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生长,停止供氧后,进入较低氧分压的空气中,无血管区纤维血管组织迅速增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妊娠期越短,体重越轻发生率越高。
02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儿是在早期筛查中发现,得到及时治疗。家长发现视力或瞳孔异常就诊,一般病变属晚期,预后相对较差。
03
筛查标准
(1)对出生体重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2)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
04
筛查起始时间
首次检查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
05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预防
严格限制用氧
对早产儿严格限制用氧,是唯一的有效预防措施,除非因发绀而有生命危险时,才可以给以40%浓度的氧,时间亦不宜太长。
专家提醒
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致盲重在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定期随诊,许多病变可以治愈。但是,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疾病进入晚期,患儿丧失了手术的机会,最终可能会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留下终生遗憾。
附:早产儿视网膜屏病变的分期及眼底表现
按照病变的程度分为5期,轻者表现为血管异常,可自然退化;重者出现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1-4期在外观上没有特殊表现,易被家长忽略。
分期和表现:
1期周边无血管区出现白色分界线,大部分自然消退。
2期无血管区出现嵴样分界,大部分自然消退。
3期嵴伴视网膜外新生血管增殖,约42%视力不良。
4期部分视网膜脱离视力不良。
5期全部视网膜脱离视力不良。
医院
ID:chaoju
长按识别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环孢菌素胶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b/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