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平上海医院
专家简介
贾伟平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医院院长,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编者按
在本届北大糖尿病论坛上,上海医院的贾伟平教授发表了“聚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中国证据”的精彩演讲,详细介绍了目前中国DR的流行病学现状依据、遗传研究及干预研究进展与初步成果,为参会者深入认识中国DR流行与防治现状带来了权威数据。
目前全球有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万增殖性DR患者,万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DR的患病率随着糖尿病病程、血压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增加而上升。来自中国流行病学的Meta分析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人群中DR的患病率为23%,普遍低于国外。中国DR患病率存在显著地域性差异,即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虽然各地患病率的差异也与调查的人群性质、DR检查方法有关,但经由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出的社区糖尿病人群的DR医院就诊的糖尿病人群。新诊断糖尿病患者DR的患病率显著低于已知糖尿病患者,且以轻度非增生性病变为主。非糖尿病人群,糖调节受损(IGR)和糖耐量正常(NGT)个体中也存在少量的轻度非增生性DR,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个体,存在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患各项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白蛋白尿的比例也明显增高。
HbA1c是DR的一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国内研究报道,在HbA1c6.4%时,普通人群中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显著上升。近年来,国内陆续有关于DR发病率的报道,数据均指向HbA1c这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即基线HbA1c水平越高,DR发病率越高且进展越严重。家系及双生子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DR的发生发展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DR的遗传研究进展比较缓慢,并无成功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报道。在中国人群中针对GWAS报道可能与DR相关的位点开展的验证研究显示,CPVL/CHN2、ZNRF1及COLEC12的变异与DR及其严重程度相关。SCYL1BP1及AP15附近的变异与严重DR的发生相关。此外,开展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发现,CRP、CDKAL1、ADAMTS9及HHEX的变异与DR显著相关。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预的人群研究甚少,较为著名的是大庆20年随访研究。研究发现,经过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得基线IGT人群的严重DR发病率下降47%,但这仍得益于生活方式干预延迟了糖尿病的发病。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依据存在较为完整的人群的基线数据和较为明确的危险因素,但欠缺大样本人群随访数据和有效的人群干预措施。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赞赏
长按福州白癜风医院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b/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