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氯喹和羟氯喹引起视网膜病变的2016版筛


作者:MarmorMF,tal.

翻译:北医三院李常虹(changhongli

bjmu.du.cn)

发布:孙琳

审核:姚中强

背景:鉴于药物毒性发生率、危险因素、眼底病变分布范围以及筛选工具效力方面的信息更新,美国眼科学会就氯喹和羟氯喹引起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建议进行了重新修订。

视网膜病变的形式:尽管抗疟药引起的毒性反应主要发生在眼睛的中央凹周围,但是亚洲患者经常会出现一种黄斑以外的其他损害形式。剂量:我们推荐羟氯喹的每天最大用量应≤5.0毫克/公斤真实体重,且真实体重比理想体重与药物毒性发生风险更为相关。尚没有有关氯喹的类似这方面的人口统计资料,但先前的文献资料提示氯喹的每天最大用量应≤2.3毫克/公斤真实体重。

毒性风险:药物的毒性风险依赖于每日药物服用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使用推荐剂量的药物时,用药5年发生药物毒性的风险小于1%,用药10年发生药物毒性的风险小于2%,但用药20年发生药物毒性的风险差不多增加至20%。然而,对于用药20年后也未出现毒性反应的患者,在随后应用药物期间出现毒性反应的几率仅为4%。

主要的危险因素:大剂量、长疗程是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同时合并肾脏疾病或使用他莫西芬。

筛查时间表:基线时应行眼底检查以除外先前存在的黄斑病变。对于接受合适剂量且没有主要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在5年后接受每年一次的筛查。

筛查试验:初步的筛查试验包括自动视野检查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在亚洲患者中,筛查时应注意观察中心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区域。多焦视网膜电图可对视野进行客观的确证,眼底自发荧光可在形态上显示视网膜的病变部位。经过现代化的筛查试验应在肉眼发现眼底病变之前察觉视网膜病变。

毒性: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治疗的办法。早期发现对于预防中心视力丧失十分重要。然而,对于可疑的检查结果应进行重复,或采取其他的试验进一步证实,以避免无辜中断有意义的治疗方案。

建议:患者(和处方医生)应被告知药物毒性的发生风险、合适的用药剂量以及规律筛查的重要性。

附原文AbstractBACKGROUND:ThAmricanAcadmyofOphthalmologyr







































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
茵陈能治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l/11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