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医院眼科罗丹秦亚丽医院苑维邓辉张有花金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其特征是视网膜微血管系统中出现微动脉瘤、渗出、新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等,这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或不可逆转的失明。大约超过30%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尽管糖网已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尚无公认有效的药物能够预防或逆转糖网的发展。

中医药疗法在中国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在世界上得到认可,应依托中药研究新的治疗策略,以便在早期减缓糖网的进展。中医认为糖网产生的原因是血淤,包括丹参在内的数种中草药能够祛除血淤。丹参制剂复方丹参滴丸享有盛誉,是通过美国FDA二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新药,已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但糖网治疗仍处于试验阶段。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殖性糖网具有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了比较和发现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网的疗效,我们选择羟苯磺酸钙作为对照药剂完成了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研究。

方法

临床试验设计

从年6月到年4月,医院眼科招募了60名因2型糖尿病被诊断患有非增殖性糖网的病人。

复方丹参滴丸由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天津)研制,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和冰片。复方丹参滴丸组的患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日三次,每次15粒;羟苯磺酸钙组的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利君沙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中国西安),每日三次,每次mg。每粒复方丹参滴丸含有27mg中药成分。治疗为期3个月。

疗效评价

主要结果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力换算为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进行分析。视力标准如下:提高≥4行表示显著有效率;提高2-3行表示有效率;提高1行或无变化表示稳定率;下降≥2行表示无效率。

次要结果包括视野平均缺损(MD)、眼底出血面积、微动脉瘤的数量、荧光渗漏面积以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使用Octopus视野计(IntrZag公司,位于瑞士)在一名检查员的协助下测试所有眼睛的视野平均缺损。为了断定结果的可重复性,每名患者应至少完成两次视野测量。我们要求假阳性率或假阴性率小于30%,或可靠因子小于15%。对正常范围的视野平均缺损进行了评估,≥10%表示显著有效率;≥0但10%表示有效率;0表示无效率。瞳孔放大后,通过肘部静脉注射给予患者3毫升浓度20%的萤光素钠,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拓普康TRC-50DX,拓普康公司,位于日本东京)图像监视20分钟。利用FFA评估了眼底四个象限内的微动脉瘤数量、眼底出血面积、荧光渗漏面积以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微动脉瘤数量的标准如下:减少数≥10%表示显著有效率;减少数≥0但10%表示有效率;增加的数值表示无效率。估算了区域的大小,以视盘面积为基本单位。面积下降率的标准如下:≥10%表示显著有效率;≥0但10%表示有效率;增加的数值表示无效率。

安全性评估和不良事件

为了评估安全性,治疗前后,执行了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和尿糖检查。研究期间,记录了与复方丹参滴丸有关的各项不良事件,包括临床体征和症状。

统计分析

结果数据全部表示为均值±标准差,利用SPSS17.0(SPSS有限公司,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进行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确定了基本特征。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进行了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执行了双样本均值比较。通过卡方检验完成了分类数据关联。P0.05的差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基线特征

3例病例因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被淘汰,本研究录入合格病例总计57例(只眼)。样本随机分配,分为两组,执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治疗组中,18名患者(64.3%)为男性,10名患者(35.7%)为女性。年龄均值±标准差为59.54±7.46岁(范围:43-67岁),患病时间为14.±3.29年(范围:7-21年)。对照组中,19名患者(65.5%)为男性,10名患者(34.5%)为女性。年龄均值±标准差为57.86±10.03岁(范围45-64岁),患病时间为15.74±3.63年(范围9-21年)。两组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和病情阶段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的患者特征相似。

2.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

与治疗之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14±0.17(相当于斯内伦视力20/28),而对照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17±0.18(相当于斯内伦视力20/30)。但是,治疗前后均未发现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后,最佳矫正视力评估未发现两组之间在“提高≥4行”、“提高2-3行”、“提高1行或无变化”以及“下降≥2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视力标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62.07%。比较而言,前者的疗效强于后者。

3.视野的变化

视野指患者单眼正视前方时感知到的空间范围,视野缺损表明相关的眼底部分损伤。使用颜色表示程度:黄色表示正常,绿色、红色和黑色表示损伤加剧(图1)。治疗之前,治疗组的平均缺损为4.61±3.54。与对照组(5.08±4.58)相比,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视野平均缺损值显著减小,并且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视野平均缺损值显著减小(P0.05)。但是,治疗之后,未发现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平均缺损标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和67.24%。平均缺损评估未发现两组之间在“≥10%”、“≥0但10%”以及“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图1:丹参滴丸治疗前后的典型图像。(a)治疗前的视野。(b)治疗后的视野。

4.微动脉瘤数量的变化

微动脉瘤的数量能够反映糖网的长期进展。与治疗前相比,各组微动脉瘤的数量减少(P0.05),但未发现治疗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微小的血斑消失,并且效果显著。复方丹参滴丸和羟苯磺酸钙均能够有效治疗微动脉瘤和微小血斑。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77.59%。治疗之后,微动脉瘤的数量评估未发现两组在“≥10%”、“≥0但10%”以及“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5.眼底出血面积的变化

与治疗之前相比,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眼底出血面积出现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结果与之类似。同时,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出血减少上没有明显优势(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6%和74.14%。治疗之后,出血面积评估未发现两组之间在“≥10%”、“≥0但10%”以及“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6.荧光渗漏面积

治疗之后,各组的荧光渗漏面积均明显缩小(P0.05),但未发现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缩小荧光渗漏面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64%和70.69%。治疗之后,荧光渗漏面积评估未发现两组之间在“≥10%”、“≥0但10%”以及“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7.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变化

治疗三个月后,各组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均显著增加(P0.05),但未发现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缩小荧光渗漏面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86%和68.97%。治疗之后,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评估未发现两组之间在“≥10%”、“≥0但10%”以及“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8.安全性评估

治疗之后,我们对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和尿糖检查的各项异常结果进行了分析。各项实验室检查在两组之间或各组治疗前后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患者的肝肾功能没有产生疗效,也未影响血糖含量。研究期间,未发现与复方丹参滴丸有关的任何重大不良事件。

讨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以通过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流量预防血栓,而且能够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与治疗前相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提高,总有效率达71.43%,视野缺损范围也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62.50%。因此,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有效改善视网膜组织的缺氧和缺血状况。此外,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我们从视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中发现微动脉瘤和出血的吸收明显,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范围也有所减小,这进一步证明微循环得到了改善。综上所述,本研究观察了相关的临床评价指标,证明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网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包括控制微动脉瘤和出血,并且改善了视力和视野。上述疗效与羟苯磺酸钙类似,由此可见复方丹参滴丸可以用作未来糖网治疗的有效药物。

本文原文详见:DanLuoYaliQinWiYuanHuiDngYouhuaZhangMingJin,CompoundDanshnDrippingPillforTrating,EarlyDiabticRtinopathy:ARandomizd,Doubl-Dummy,Doubl-BlindStudy,Evidnc-BasdComplmntaryandAltrnativMdicin,Volum,ArticlID,本文为译文节选。

赞赏

长按







































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l/9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