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的疾病,糖尿病直接影响人体葡萄糖、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可引起体内脏器如心、脑、肾、眼以及四肢末梢出现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DR)是重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是导致成人出现新型失明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患者呈井喷式上升,目前我国确诊患者超过万,隐性患者达到1.5亿人。糖网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的的病程、血糖、血压等全身因素及眼压、眼部手术、屈光等眼部因素有关。其中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对糖网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

糖尿病发病5年之内无论是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低,微血管并发症的高峰出现在糖尿病病人发病5年后。糖尿病病史10年糖网的发病率高于50%,超过20年糖网的发病率为%。其次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均与糖网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再者肾病,妊娠与糖网的发病发展也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以下症状:1、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2、看东西出现重影。3、出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4、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蛛网。5、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比以前明显缩小。6、视物不清,如隔云烟。7、视物有闪光感。通过眼底常规检查可见微动脉瘤,视网膜内点状、斑片状出血,神经纤维层梗塞(棉绒斑),小动脉异常,局部毛细血管无灌注(此为新生血管的发生基础),以上病变均不超出内界膜,如果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的出现是增生性DR的标志。纤维继续增生并突破内界膜进入玻璃体腔则导致玻璃体积血,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黄斑移位,视网膜裂孔形成造成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在防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使部分糖网患者保存有用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1)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在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观察后,发现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20年后有80%以上发生视网膜病变,而控制良好的病人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非常大。

(2)教育病人,让他们了解在糖尿病病人中,眼部产生并发症是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对视力的影响是严重的,且在患者视力正常时已经发生了并发症。对眼部并发症早期发现及合理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因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而引起的失明。

(3)糖尿病人年龄在10-30岁,应在确诊为糖尿病后第5医院做全面检查;若年龄大于30岁,则应在确医院做全面检查。以后每年复查1次,但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无视网膜病变者,可以间隔稍多一些时间复查。

(4)如有下列情况,应立即请眼科医生会诊。①不能解释的眼部症状②矫正视力不增加或戴眼镜视力不提高。③眼压增高。④视网膜病变,特别是增值性视网膜病变。⑤其他眼科病变可以危及视力时。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1)激光治疗,氢离子激光光斑小,绿色激光易被血红蛋白吸收,故可直接凝固封闭新生血管、微血管瘤和有荧光渗的毛细血管。它可制止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水肿,而不致影响黄斑的功能。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时,先封闭其滋养动脉,并同时凝固其周围的视网膜,使它由缺氧状态转为不需氧状态,故可减少新生血管的产生或使之萎缩。每年需作激光补充治疗,以封闭初发的新生血管。

(2)玻璃体切割术,近年来,对于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当玻璃体内有较多机化物时,可以采用切除玻璃体内机化物的治疗方法,以防止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完成视网膜光凝,阻止视力的进一步下降,甚至能恢复部分视力。

(3)药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微循环内微血管病变伴微血栓的形成所致,故可采用改善视网膜微循环的药物治疗,如复方血栓通胶囊、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胶囊等。

作者:眼底病一区主任李兵

赞赏

长按







































复方斑蝥胶囊说明书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wangmoa.com/smsl/1851.html


当前时间: